大兴安岭有什么历史文化遗产 中国八大历史文化遗产

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1.鄂伦春族赞达仁。

  鄂伦春族民歌曲调和风格十分多样,往往即兴填词,随编随唱。这些民歌以“赞达仁”即山歌的曲调为主,高亢圆润,略带颤音。“赞达仁”的演唱方式有对唱、重唱、独唱、合唱等,演唱中常杂以“那依耶”、“希那耶”等衬词,听来悠扬婉转,动人心弦。

  鄂伦春族是中国人口较少的民族之一。赞达仁系鄂伦春语,意为“山歌”,它是鄂伦春族主要的歌唱艺术形式,也是鄂伦春游猎生活中相互沟通、交流的媒介。鄂伦春族赞达仁有着悠久的历史,主要流布于内蒙古鄂伦春自治旗和黑龙江省瑷辉、呼玛、逊克县境内。

  鄂伦春族赞达仁结构简单、内容丰富。其曲调以五声音阶的羽、宫、徵调式为主,字少腔长,节奏自由,旋律高亢刚健、悠扬跌宕,显示出强烈的游猎民族文化特色。

  鄂伦春族民歌多即兴演唱,或是根据情况利用比较固定的曲调临时填词,有些曲调没有歌词,演唱者往往用“那依耶”、“鄂乎兰”、“德乎兰”、“何莫哈莫”等固定的衬词和虚词去配合音乐。由于歌词带有很强的即兴性和随意性,更易于合辙押韵,演唱起来朗朗上口,因而深受流传地群众的喜爱。鄂伦春族赞达仁的代表作品有《别喝醉了》、《我生长在兴安岭上》、《打猎送行》、《你为什么不爱我》等。

世代口口相传的鄂伦春族赞达仁弥补了鄂伦春人没有文字记载历史的缺憾,它以艺术的方式呈现了鄂伦春原始狩猎时代的社会生活状况,为民族学、民俗学、人类学、民族宗教学、民间艺术等方面的研究提供了弥足珍贵的资料。目前,鄂伦春民族生产、生活方式的转变使得赞仁达的传承和发展受到极大制约,如不及时加强保护,这一宝贵的民族艺术极有可能失传。

2. 鄂伦春族桦树皮船制作技艺

鄂伦春族世代居住在大兴安岭地区的呼玛县白银纳村和塔河县十八站等地。白银纳村和十八站境内,呼玛河贯流而过,水网密布,年平均降水量约四百毫米。丰富的水系为鄂伦春族的夏季渔猎准备了充分条件。在长期狩猎过程中,鄂伦春族先人创造出了一种便于水上活动的桦皮船。

  桦皮船是鄂伦春族夏季渔猎生产、生活的必备交通工具,鄂伦春语称为“奥木鲁钦”,它就地取材,制作简便,以大兴安岭的障子松板条做骨架,以高寒地带生长的白桦树树皮为船体,然后用松木削成的木钉加固,全船不用一根铁钉。成型后在接缝处涂抹松树油,经过烘烤,可达到密不渗水的效果。桦树皮船形如柳叶,轻便快捷,携带方便,“陆行载于马上,遇水用之以渡”,为鄂伦春族世代相承的独特生产生活用具。

源远流长的鄂伦春族桦树皮船制作技艺是我国东北桦树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时代的变迁,这一古老的传统手工技艺日趋衰微,亟待保护。

二、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1.鄂伦春吕日格仁舞

“吕日格仁”是歌舞形式的演唱。鄂伦春人在严寒的冬天肯定是以火为伴的,狩猎之余的傍晚,燃起一堆篝火,支起的“吊锅”中狍子肉、鹿肉、飞龙肉香味直飘,扑向人们的口鼻,袅袅炊烟中人们吃着肉喝着酒,性情所至,拉起手来喊着号子,围着篝火跳起热烈的舞蹈。舞蹈时口里情不自禁喊起来,“罕拜、罕拜”的口号得到大家的响应,于是流传开来。

2.鄂伦春族萨满舞

“萨满舞”,亦称巫舞。“萨满”,意为激动狂怒的人。鄂伦春人,从前把人的平安,狩猎的丰收都寄托在祖先的神灵上,萨满就是沟通人神之间的“使者”。他(她)们虽是专门巫师,但一般不脱离生产,也不收取任何物质报酬,这和阶级社会的宗教巫师是有所区别的,所以鄂伦春人的萨满是受猎民们尊敬并享有较高威望的。 萨满的手鼓(鄂伦春族称“文图文”),是扁平的单面鼓。用狍皮蒙成鼓面,直径一般为五十厘米,无把,鼓背面装有铜环,用皮条连接便于手持。鼓槌用狍皮裹着狍筋制成,长约三十厘米。左手持鼓,右手拿槌,鼓点由单、双、碎点组成。主要舞蹈动作有:

第一种“空中画圈”。一脚独立,一脚正面抬起离地一尺多高,从里向外划二圈(亦可从外向里划),每划一圈,双手在头顶或斜上方击鼓一次;第二种“前踏、后退步”。第一拍:右脚向前方跳、落地要有力,同时左脚跟上合拢踏地,手在正前上方击双鼓点。第二拍:姿态不变。第三拍:左脚向后退一大步,同时双手从下击单鼓点。第四拍:右脚拉到左脚旁,双手在下不动。此动作要做四个方向;第三种“三拍跺步”。一拍迈右脚,步子要大,二拍左脚跟上(也可转身)。三拍用右脚跺地,左腿自然抬起。这样连续做,双手随着步法晃动,在第三拍上击鼓;第四种“碎步原地转”。双脚在原地快速换脚跺地转身,可向左右急速旋转。双手在腰下击碎鼓点,也可在左、右前上方打点;第五种“原地双跳步”。双脚在原地跳跃,落地时要用力跺地,双手在胸前正、反击鼓;第六种“移动双跳步”。双腿大幅度向旁跳跃,落地双脚合拢成蹲式,双手在跳的方向或上或下击鼓。 萨满在跳神舞时,必须身穿神衣手持“文图文”,边唱中鼓,请一个神就得唱一个调。有些调与民歌相似,有时就用民歌曲调来传达神灵的旨意。

3.鄂伦春族兽皮制作技艺

鄂伦春族人使用处理过的皮毛,经过裁剪、缝制、刺绣等步骤,制作出具有北方狩猎民族特色的皮衣、皮帽等皮毛制品。狍子的筋在搓捻之后可以变成结实的线。袍子皮在保暖上更是无可取代。鄂伦春族的传统服装以皮制为多。用狍皮、鹿皮等制作冬季长袍、裤子、套裤、靴子、帽子、手套、袜子等。狍子的相对容易获取,也就成为鄂伦春人重要的“衣料”。 鄂伦春人不论男女,皮袍的样式基本相同,都是右大襟。皮袍上的装饰简单、大方。为了美观和耐用,袖口和袍边都镶着薄薄的皮子,细细密密地绗得平展硬挺,有的衣领上会缝猞猁皮或是狐狸皮。 女式服装除了镶边外,还装饰有美丽的花纹图案。鄂伦春服饰最常见的是尖顶的云形花纹,这些装饰都与鄂伦春人长期生活在崇山峻岭之间,对大自然的模仿和喜爱有关。这些曾是鄂伦春族猎人御寒用的皮毛制品,成为展示和传播鄂伦春族文化的特色手工艺品。

4.鄂伦春族狩猎文化:狩猎民族的世代相传

鄂伦春族的狩猎文化是鄂伦春族世代从事狩猎生产,这是鄂伦春人最重要的生产活动,是他们生活资料的主要来源。鄂伦春族熟悉各种野兽的习性,并能根据其特点和活动规律采取不同的捕猎,他们的狩猎工具主要是枪、马、狗,以及弓箭、扎枪等。鄂伦春族的游猎生活并不是在茫茫的大森林中漫无边际的游动,而是有固定的范围和一定的规律。他们一般以氏族为中心,在一条或几条河的流域范围内活动。冬季的住地比较固定,春、夏、秋季随着主要狩猎对象栖息地的不同而迁徙。

5. 鄂伦春族刺绣 。

鄂伦春族刺绣主要分布在大兴安岭地区塔河县、呼玛县两个鄂伦春民族乡。鄂伦春族刺绣是鄂伦春族民间传统艺术,制品注重古朴典雅、庄重含蓄,图案错落有致,色彩协调明快,如传统的贴花绣、描样绣、皮毛镶嵌等技艺。妇女衣服的皮袍、长袍上不仅要镶上绣有云字花纹的黑皮边,而且在脖领、大襟、开衩等处,绣花、手套、背包、烟荷包等用品上绣出各种花纹。刺绣团花纹、波浪形花纹和角偶花纹是鄂伦春族刺绣中的绝技。鄂伦春族刺绣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用各种颜色的花线直接在皮制品上刺绣,另一种是将皮子剪成各种花纹后缝制在皮制品上。刺绣花纹有团花纹、角偶花纹、波浪形花纹和单独花鸟纹等。早期刺绣用的是骨针和用鹿、狍子的筋制成的线,近代以来多用铁针和彩色丝线。鄂伦春人的刺绣艺术,主要表现在皮革制品上。如:皮衣、皮帽、皮手套和烟荷包上都饰以华丽的刺绣,讲究对称,制作精美,使人爱不释手。鄂伦春族服饰做工精细,美观保暖,尤其是服饰上的图案,有的如湛蓝天空的朵朵白云,有的如密林深处娇柔的鲜花。这些生活用品则表现了鄂伦春人民的智慧和丰富的想象力、创造力。

6.鄂伦春族剪纸。

呼玛县白银纳鄂伦春人剪纸内容多以大自然花草树木、浪花、白云和动物形象及劳动工具为主,剪纸人触景生情,心中形成图案,直接剪裁而成,多用在服饰及衣帽和桦皮、兽皮制品上,表现形式繁简错落。主要剪纸作品有《白日依可严》、《提一沙》等。经长期的艺术实践,形成了古老浑厚、纯朴粗犷的北方狩猎民族风格。其作为标志形图案,在鄂族传统服饰具有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

7..鄂伦春族斜仁柱。

斜仁柱是鄂伦春族游猎生活的居所(又称撮罗子)。斜仁柱建筑的整体外观呈圆锥形体,是用直径约10厘米,长约4到5米左右的细木杆(多为桦木、柳木或是落叶松细杆)20到30根,最多有用40根搭建的。择地建斜仁柱时,首先用三根细木杆(最好是木杆顶部有杈的木杆)交叉相互咬合成呈三角形的基础骨架,后依次将细木杆搭在三角形基础立架的顶端外围,然后将顶部用湿柳木条捆扎好,这叫做“乌鲁包腾”。斜仁柱的外围,是特制的桦树皮围卷,鄂伦春人叫“铁克沙”。这种桦树皮围子,柔软不易折断,而又有弹性,透风性能好,又可以将桦树皮围子卷起来搬迁游猎。 鄂伦春猎人游猎迁移时,只把桦树皮围子“铁克沙”拆下来打成卷包好运走,木杆构架就不要了。夏季鄂伦春人的斜仁柱用白布围盖,效果不论是采光、抗冰雹、透风性能都很好。斜仁柱的门高约1米左右,宽约80厘米左右。夏季门上多用柳木或苇子编织成帘子覆盖,冬季则用绒毛厚的狍皮鞣软后覆盖。冬季斜仁柱则用厚绒的狍皮鞣制后拼成大片后覆盖,这种以狍皮做成围子覆盖的斜仁柱叫做“额勒敦”。 狍子皮做的围子,一般由三大块组合而成。两块较大的狍皮围子各用狍皮25张,一块较小的用狍皮约在10张左右。狍皮做的“额勒敦”呈扇面形。两块大的扇面形围子用来覆盖斜仁柱主体支架的两侧,一块小的狍皮围子覆盖在后面。用皮条绳(呈扇面形的狍皮围子的四个角上,都系有比较长的皮条)系在斜仁柱支架杆上。顶部以狍皮做成锥形套,夜晚套在斜仁柱外顶上,白天拿下来。最后在狍皮围子上面有间隔地用细木杆压牢,防止冬天的强风把狍皮围子掀起或刮走。又在斜仁柱的周底外层用干草加厚堵严实,有的在干草层外又加一层土,使斜仁柱周底密封不透凉风。

夏季用的斜仁柱面积较大,冬天用的斜仁柱面积较小。斜仁柱内高约3到4米,底圆直径为4米左右。最大的斜仁柱内高可达7米左右,底径为8米左右,但这么大的斜仁柱一般并不多见。斜仁柱的顶部开口为通风和室内篝火的烟道。斜仁柱室内地面中央设有篝火,其上有三角形支架,支架上吊有双耳铁锅,可以随时煮食。斜仁柱内部除了门口外都是铺位,先用干草铺上厚厚的一层,然后在上面铺上狍、犴或是鹿皮(多半是鞣制的软兽皮)缝成的褥子。这种兽皮褥子叫做“师克图恩”。也有的人在干草上铺上搭建的高约15厘米左右的木板平床,或是铺上一层木板条。门的两侧有桦树皮制的水桶、炊具等物品。在斜仁柱支架上悬挂有野兽肉条。斜仁柱正面位被称作客座,也称之为“玛路”。因为正好在客座头顶的支架上悬挂有“玛路”神桦皮盒,一般是由4到5个桦树皮盒组成的,里面装有祖先盒及辅神的偶像及画像等物。在“玛路”神盒左侧靠下处挂有“昭鲁博如坎”(即饲马神)神像。其下有祭品、木雕马及一个小皮口袋。若有客人进入斜仁柱内,必须要看清有“饲马神”前有无马奶酒和肉食等祭品。不然坐在前面就会失礼。斜仁柱左右两铺位为家族席,左为老年夫妇铺位,右边为青年夫妇铺位。其四周(即斜仁柱内底边缘处)摆放着桦树皮箱、篓、皮被、皮口袋、-等必备的物品。

8.鄂伦春族萨满祭祀。

鄂伦春族信奉原始的萨满教。萨满男的称“尼罗萨满”,女的称“阿西萨满”。萨满的来源有:一,得病后许愿当萨满,经萨满跳神病愈,即还愿成为萨满;二,老萨满死后,他的神会找另一个人附体,找到的这个人能说出老萨满的情况,就可以成为萨满。萨满有“阿娇儒”萨满与“德勒库”萨满之别,前者为氏族萨满,一个氏族只有一个,后者为流浪萨满,可以有数个。因此鄂伦春族奉前者为正神,其权威要高于后者。萨满供的神多寡不一,但总称为“斯文”。一个萨满有多少神,可以从他们的“档士”(登记各种神的用具)看出来,“档士”上刻的一个豁口就表示一位神。每年春季,鄂伦春族举行纪念性的祭神活动和娱乐性的敬神赛神活动。选择好日期、地点,人们便按时将供品准备好。祭祀活动开始,神鼓敲过三遍,萨满由二神引路,四侍卫随从,环绕一圈步入围门。萨满头戴神冠,穿神衣,神衣上缀有贝壳、纽扣,腰间皮带上有各色飘带,前襟后背挂满大大小小的铜镜,总共约百余斤重,走动时叮叮咚咚。二神宣布仪式开始,萨满开始请神,与二神对唱《请神歌》。三遍鼓声响过,萨满进行跳大神表演。随着鼓声、歌声节奏渐快渐响萨满越跳越快,叮当声也越来越响。最后萨满疯狂起来,眼睛朝天,口中大声念诵,全身抖动,转如旋风。当达到顶点时,萨满突然大叫一声,冷不防倒在一边,这时,四周的人必须要接住倒下来的萨满,若接不住,则意味着万能之神不肯下凡,整个跳神就失败了。接住之后,萨满慢慢站起来,暗示神已在身,接着唱起《吉祥神歌》,众人合唱,祈祷神灵。歌毕,二神宣布仪式结束。这样的活动一般要进行三天,参加活动的人们心情舒畅。整个场面充满欢乐气氛。

驱除病魔时萨满的跳神仪式不用供品,只燃香柱,一般在晚上进行。请神人家在门前点起篝火,萨满在二神的配合下开始请神。这时需将一团撒有“阿查”(能发出香味的爬山松叶子)的火炭放在萨满面前用以引路。然后萨满便开始了全身抖动,说明“神已附体”,于是开始说唱,与二神一问一答,请神看病。如果病人病情严重,则让其躺在床上,萨满向病人身上喷水,以此治病。萨满为别人跳神看病不要任何报酬,平时也同大家一样劳动,虽受敬重,但没有任何特权。私有制产生后,萨满为人跳神也收取一些报酬,但总的看来,他们是以自食其力为主,始终没有形成如其他民族中所有的那样的职业僧侣的宗教团体。

9.鄂伦春族传统服饰。

鄂伦春人的服装,头戴狍头皮帽,身着狍皮衣裤,脚穿狍腿皮靴,这些皮制服装做得实用、美观,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 鄂伦春人穿的皮袍,男女式样基本相同,都是右大襟,男袍“尼罗苏恩”前后或左右开衩,女皮袍装饰美丽。春秋季的猎装较短,长到膝盖,夏季的狍皮毛很短,颜色发红,所以也叫红毛皮衣。雨天将旧冬衣毛朝外穿,可以防水。男子穿的皮裤只到膝盖,腰间肥大。裤脚折起来用带子系住,塞进皮靴里。出野外时还要在外面穿上皮套裤。皮套裤是用耐磨的鹿、(犭+罕)皮制作的,而且要刮掉毛,鞣制得非常软,这样,骑马打猎时不仅结实抗磨,而且灵巧方便。女皮裤是长的,比男裤稍瘦些,前面带兜肚,裤腰从左右向前折,系上腰带,这种裤子适合骑马、采集等活动。鄂伦春人的皮靴是用狍、鹿、(犭+罕)的腿皮制作的,用结实的泡脖子皮或野猪皮、(犭+罕)皮、熊皮做底,按不同的季节做得高矮薄厚各不相同。穿这样的皮靴出猎,轻便暖和,走路没有声音,不易惊动野兽。

  狍头皮帽“灭塔哈”是用狍头皮按原状制作的,这是大人小孩都喜欢戴的帽子,它不仅抵御严寒,狩猎时还可以起到伪装作用,是鄂伦春族有代表性的服饰。

  适合狩猎使用的手套是“考胡落”,大拇指同四指分开,手掌留口。平时手在里面,射击时从掌心直接把手伸出来,非常方便。五指手套制作精美,常常是男女之间的定情物。

  鄂伦春人不仅用皮子做衣裤靴帽,被褥、出猎的睡袋及其他许多日常用品也都是用狍皮做的。为了有效利用皮革,她们把边角料做成漂亮的皮兜、香囊、烟荷包、腰带和猎刀的佩饰。

  近年来,由于当地保护野生动物政策出台,这种服饰十分珍贵,只是在盛的节日他们才穿上。

10.鄂伦春族萨满服饰。

鄂伦春族是中国境内人口较少的民族之一。世居东北的黑龙江流域及大、小兴安岭,以能骑善射著称于世。鄂伦春人信奉萨满教是万物有灵的原始宗教,它包括自然崇拜、图腾崇拜、祖先崇拜等内容和祭祀活动仪式。

  萨满在跳神之前,首先要把自己装扮起来。神衣,鄂伦春旗号称之为“萨玛”。多由鹿皮缝制。长约四尺左右。过膝、领口、袖口及对襟等部位都绣有各色云形花纹,并配有许多物件。主要有护肩、飘带、铜铃、铜镜等。整个神衣约有五、六十斤重。神帽,鄂伦春语称之为“奔波里”。它的骨架最早用约十公分厚的皮子制成,后逐渐用铁代替帽子系一铁圈,上面为十字形半圆顶,在十字半圆顶上多安有两只三杈或六杈的鹿角。铁圈和铁梁全用各色布条缠起来。帽子的一圈缝上各色布条穗子,帽子的正面多坠十条串珠,遮住眼睛及半个面孔。 萨满的法具主要有神鼓和档式。神鼓,鄂伦春语为“文吐文”。是扁平的单面鼓,呈椭圆形。鼓架多用松木制成,鼓面为狍皮和犴皮制作。鼓的背面钉有瞭皮条做的十字把手,上面装有三个铜或铁环,手伸进去就可将鼓拿起。神鼓用之前,都要用火烤一烤,使鼓面绷紧,敲击时发出清脆宏亮的声音。鼓槌,长约一尺,是用狍腿皮包裹鹿筋制成的。手柄处要系一个皮绳套,用时可套在手指上以防脱落。档式是萨满专门登记神灵的法器。多由松木制成。是一个长约50公分的四楞棒,上端系有各色的布条。每当萨满跳神之后,便将请到的神登记在档式上。即在四楞档式上刻下豁口,豁口多意味着请的神多。据说被登记上的神,永远不离开萨满,并为他服务。 萨满的神衣由妇女制作,鼓和槌由男人制作。萨满的神衣及法具由萨满自己保存,平时不用时,放在桦皮箱或盒里,妇女禁止触摸,更不能用脚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