滁州有什么历史文化遗产 我国100个历史文化遗产

滁州搜索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劳动人民共同创造的成果,也是地域文化具体生动的传承展现。

滁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底蕴厚重,丰富多彩。滁州市现有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05项,市级48项,省级18项,国家级2项。

下面就由小编带大家了解其中一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吧。

滁菊

滁菊,俗称甘菊、白菊,属菊科。滁菊花蕊硕大金黄,花瓣晶莹玉白。滁菊有清热解毒、护肝明目、疏筋活血、防病健身、延年益寿之功效,名列全国四大药菊之首,是菊花中花瓣最为紧密的一种。

滁菊的采收要选晴天露水干后进行,采摘后需经过避晒晾花、杀青、揉形、烘干、晾晒、灭菌、分级精选等各项程序。也正因为滁菊是在这样一个特殊的地理环境中生长、特殊的手工制作技艺生产,才使得其在数百年间始终保持贡品品质。

2009年,滁菊制作技艺被确定为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

琅琊酥糖

琅琊酥糖是滁州有名的糕点,细腻香甜,糖体柔软而不散,成褶状,既可干食又可冲食。

琅琊酥糖始为纪念董小宛名“董糖”,至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相传明末清初,南京秦淮八艳之一董小宛为侍奉病中的夫君,特制了一种香甜可口、奶香怡人的面糖,堪称一绝,后来渐渐流入民间,糕点作坊纷纷效仿,并经滁州人加工精制成现在的琅琊酥糖。

现在“琅琊酥糖”商标的持有人为张永华老师傅。琅琊酥糖制作技艺于2008年被确立为滁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2010年,琅琊酥糖制作人张永华师傅之子张保明被确立为琅琊酥糖制作技艺市级代表性传承人。

绿茶制作技艺

绿茶制作,对采摘鲜叶有老嫩的要求,摊放的时间要适当;杀青的工序包括投放量、投放时间、杀青温度,因为杀青工序关系到茶色;揉捻做形时,除了要控制好温度,更要注重做茶时的手形和揉捻的轻重。

滁州绿茶中的西涧春雪、西涧雪芽、西涧毛峰,均为色、香、味、形俱佳的绿茶,由于与板栗园套种,还具有板栗香的味道,茶色嫩绿明澈,一泡板栗香高, 二泡味厚带苦,三泡香浓沁脾,四泡五泡茶香尤存。

琅琊山庙会

琅琊山庙会是皖东地区历史久远、规模最大、影响最广的民俗文化活动,迄今已有约1700年历史,会期为每年的农历正月初八至初十,尤以初九这天最为盛大。

如今琅琊山庙会除有宗教活动外,更多地成为广大群众为欢庆丰收、喜迎新春的大型民间文化活动,成为皖东地区春节期间人们必不可少的活动内容之一。参加琅琊山庙会活动的群众,操着不同的方言,从江准两岸纷至沓来,最多时可达30万,场面宏大,可赞曰:人如潮涌,盛会空前。

2009年,琅琊山庙会被确定为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

二郎庙会

南谯区腰铺镇二郎庙会,于每年的农历二月初四举办。

传说很早以前腰铺镇境内有条白洋河,经滁河流入长江,其源头人称白洋泉。白洋河两岸都是肥沃的良田,每到六月雨水季节,暴发的山洪连着白洋泉水滚滚而下,造成白洋河水泛滥,淹没良田和房屋。二郎神杨戬为救乡民,用一座山压住了白洋泉,使得洪水不能泛滥。人们为了感谢二郎神的恩德,就在农历二月初四二郎神丢山造福乡民那天,到寺庙敬香祈祷风调雨顺、岁岁平安。这一传说其实是农耕文化的反映。

融民间信仰和商贸流通为一体的二郎庙会,近年来每年参会人数有十万人左右,在周边县乡产生了较大影响。

2008年,二郎庙会被确定为滁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

2020年是第15个中国文化和自然遗产日

主题:

非遗传承 健康生活

口号:

非遗传承进万家 健康生活你我他

非遗代代传 健康常相伴

传承文化瑰宝 守护自然之家

来源:杨成志《滁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图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