巢湖有什么历史古迹景点 巢湖边上有哪些景点

作者:刘正雨

在我的家乡巢湖市柘皋镇三星陡坎王村正西偏北方向八、九公里处有一座小山。名曰:桴槎山。乡亲们习惯地称之为“西大山”。

少年时代我时常和村里的小伙伴们在村西头一边玩耍,一边遥看桴槎山的秀丽景色。我记得在十二,三岁时,经常一到星期天或放假就去约几个志同道合的小伙伴去上西大山。春天去采野茶,掰竹笋,打蕨菜苔;夏天去摘山楂……

桴槎山虽没有华山的陡峭险峻;没有黄山的奇松,怪石,云海的举世闻名;没有九华山的天开神奇,清丽脱俗。但是,我却深深地热爱着家乡这座也不算平凡的山。

桴槎山一贯是原巢县,肥东县的界山。山的东北坡为巢县所辖,山的西北坡为肥东县所辖。山的北面有包公镇,山的西面有石塘镇,马集,山的南边有桥头集镇,山的东北面有苏湾镇,有赵集,柳集,清水涧集,正东方有方老人洼集,东南面有烟墩岗,花集等集镇。现在地方政府又创办了许多旅游景点。集镇贸易繁荣,旅游景点四季游客络绎不绝。大大地丰富了人们的文化生活,同时也带动了周边乡镇经济增长。山的两边集镇和旅游景点星罗棋布。桴槎山方圆约十三平方公里,主峰海拔418米。

小时候,听老人们讲传说:桴(浮)槎山原来是往来于海上,天河(银河系)之间的木筏。由其而得名“桴(浮)槎山。

桴槎山虽然不大,但是,乳泉,巧石,大山庙等不少名胜古迹也闻名遐迩。乳泉位于齐都峰龙严寺内,此寺1952年被拆除,但泉池仍在,1963年当地村民自发建房两进,山民,游客常年在池中取水食用。二泉并立。北池水深,清澈,名曰“合池”,“合"即:合肥。传说因为合肥出了一位包拯,包青天清官,所以,北池水始终是清澈的;南池水浅而且混浊,名曰“巢泉"。两泉水位常年稳定,取之不落。不管是长年干旱,还是久阴大雨。泉池中的水位不涨不落。十分神奇。因而被宋代大文学家欧阳修誉为“天下第七泉”。

桴槎山的奇石也比较闻名。如:南山的一巨石状如乌龟。名曰"金龟望海”,又如:一巨石状如大鼓,名曰“响鼓震天"。尤其是北山口,南山坡上的"船石"更为奇特。乡亲们习惯地称之为"老虎石”,“老牯牛石”。遥看的确像一只老虎,又像一头牯牛蹬伏在山坡上,气势磅礴,栩栩如生,抬头仰望着东方。自古至今护佑着巢县、肥东县两地百姓。

“老虎石"或曰“老牯牛石"的头顶是一块巨大的厚石片,长约10米,宽约4米。状如一艘大船正劈波斩浪驶向东方。传说这是玉帝3岁儿子金孩儿下凡间时乘坐的船儿。“老虎石”南端中部凹陷,两旁高出,状似座椅,传说这是谣池王母曾经在此落座。美其名曰“仙人座”。巨形“船石”旁有一块卧形条石,石头上表面有一块光滑平整的地方,形似棋盘,楚河、汉界依稀可辨。相传南斗,北斗星君遨游四海路过此地,在石上打坐对弈。棋盘石底部有十几块大片石侧立组成,形态各异,有的形似虎身,牛体,有的又像是群羊随母去觅食,简直是妙趣横生,美不胜收!8~90年代,每年清明节前后我们柘皋镇三星小学都会组织高年级学生到桴槎山去踏青,赏美景,攀登"老虎石”或曰“牯牛石",“船石"。当你攀登上船石时就会自然地想到唐代大诗人杜甫的《望岳》诗中一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此时此景,你会感到心旷神怡兴分无比。除此之处,我们还带领同学们到"太子山"参观某军区飞机场 “,与军机拍照留影…… 同学们那高兴的劲头无法形容。

“甘露寺”家乡的人们都习惯地称之为“大山庙"。大山庙也是桴槎山最著名的名胜之一 。大山庙位于桴槎山主峰,紧邻"合,巢泉”上方。主殿二进,一院,两厢。四周山头,山涧的七处庙宇属于大山庙下院。大山庙法相庄严,完整。山门殿中前供奉弥勒佛,后供奉二郎神,;殿的左右为四大天王,两侧供奉十八罗汉座像。后墙两旁为文殊和普贤菩萨坐像。大雄宝殿气势恢宏,建殿材料全部选用橡木。丝毫不亚于九华山大雄宝殿。

相传在佛教鼎盛时期,大山庙上下院古刹有僧人600之众,尼姑也有300余人。当时大山庙被称为北九华。据说,那时候,每逢春节,元宵节,或者佛诞期,远近数百里的信男,善女都会云集到山寺朝山拜佛。我小时候也常常听父亲滔滔不绝地讲他当年参加大山庙庙会的逸事轶闻。记得我听得是那么专注,那么入神,感到好奇。成年后,我也几次亲临大山庙。饱览了仍旧恢宏的庙宇。

桴槎山峰峦叠嶂,怪石峥嵘,泉,庙传奇,松柏挺秀,云雾缭绕,清幽宜人。如今桴槎山也是安省旅游名胜之一。

桴槎山是历史文化长河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她是家乡人的骄傲。也是我热爱家乡桴槎山的根源。

最忆是巢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