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山摆地摊卖什么好 没人愿意干的68个暴利行业创业

不知从何时起,好像也无法追溯,脑海中就留存着赶花街的记忆。于保山人而言,逛花街是端午的必备节目,总是吸引着人们不论相隔多远,都要凑过来热闹一番,逛花市、尝美食、赏美景,感受一下花样兰城——滇西保山。

当然,有逛花街的人,必然也就有来花街摆摊销售的人。花卉、美食、各种特色展位前,都吸引了很多人驻足。“桑叶鸡、桑叶鸡,好吃的桑叶鸡”,循声望去,小摊前面排着长队,几位中年妇女一边煽着炭火、一边忙着给顾客打包。隆阳区西邑乡的展柜上,桑果干、桑葚酵素、桑芽茶、桑葚果酒以及蚕丝被等系列产品摆放整齐,充分体现出“桑韵西邑”这一主题。

来自西邑乡政府的吴聪告诉记者,蚕桑养殖是西邑乡的传统产业,但是以前只会种植桑树来养蚕卖茧,收益相对较少。2016年以来,西邑乡结合实际整合现有桑园、通过举办桑葚旅游文化节,将桑芽、桑叶、桑葚、桑白皮等加以利用,制成不同的加工产品,延伸产业链,增加产业附加值,同时将蚕桑产业与精准扶贫挂钩,最终实现群众的增收致富。

“用桑叶包裹着本地桑园中散养的土鸡,加以各种佐料后放在炭火上熏烤,味美至极,不仅发挥桑叶的药用价值,还能带动销售老百姓散养的土鸡,一举两得啊。”而30元一份的桑叶烤鸡,他们一天能卖500份,老百姓的致富梦必将会实现。

在美食街门口,伴随着动感的音乐,双手间的彩虹圈变幻出不同的形状,两个年轻男女忘我的表演吸引了很多年轻人观望,他们展位上销售的民族服饰、车载CD、彩虹圈成为热销产品。

来自四川南充的林伟来云南已经10年,今年是第三年来保山花街,凭着对音乐的热爱自学成才,自己组装音响设备,将中文、英文等不同风格的音乐组合,加入自创元素,刻出来的碟子也一度受到喜欢DJ的年轻人的认可。4年前开始接触彩虹圈,秉着玩出健康、玩出快乐的信念,自创“彩虹十八式”,如今已是云南圈子中数一数二的高手。他认真的说到:“做任何事来源于兴趣,更重要的是坚持,打碟和玩彩虹圈都一样,也只有这样,才能依靠自己的兴趣去生活。”

他的女朋友彭美艳则告诉记者:“玩彩虹圈秘诀在于要像打太极一样以柔克刚,凭借双手的灵活和身体的平衡能力,让它在双手之间舞出美感。我们有自己的创新,也愿意手把手免费教授,每天的销售量在300个左右,加上卖碟片,一天能有好几千的收入,还是不错的。”

“老板,这种花要多久浇一次水?老板,你得重新给我换个花盆……”顾客们的各种要求,让杨嘉奇忙的晕头转向,相比起其他铺面几个人服务顾客,他一个人显然有些吃力,但这个脸色黝黑、戴着眼镜的瘦高汉子,脸上依旧堆满笑容。

家住三馆的杨嘉奇2011年涉足花卉行业,主要销售多肉、天堂鸟、绿萝等适合室内养殖的品种,发财树、富贵树、龙须树销量最好。说起今年的收入,他爽朗的说到:“我做零售,才赚了8万多元啊,正赶不上我媳妇。”原来夫妻俩还在保山机场旁经营着一个苗圃,专门针对花街做批发,由于深谙养花之道,为人豪爽,到现在已经收入20多万元,而他的花卉也在端阳花展中斩获一等奖。

但是在美食街销售的人则没有那么幸运,前几天受到阴雨天气的影响,各种凉品滞销。来自水寨的马艳平时就在义乌售卖各种小吃,花街期间就在美食街摆起摊子,小喇叭不断地嘶吼着“卷粉、凉虾、柠檬水”,但是摊位上并没有几个人。“去年一天能卖600多,今年才200块,生意是越来越不好做了。”但是问起当天的收入,她还是喜不自禁的告诉记者:“今天天气好,还是卖了500多块呢,天气晴朗了,又有得忙了。”话未说完,她又接着去吆喝去了。

如今,这个靠着民间习俗的驱动而自动延续的节日,越来越火,这个保山人民的“法定节假日”,因其独特性而产生出无法抗拒的魅力,吸引人们逛的同时,也让很多人在这里实现了脱贫梦小康梦。无论来自哪里,不论售卖什么产品,做的好、做的精,总会受到欢迎,总会有收获。

记者:赵丽苹 文/范南丹 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