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城有什么历史人物 有关白城的历史

ntent="来自苍岩文艺">

名扬三晋颇居民族气节不仕二朝的明末著名诗人白城村白孕彩

作者:许力扬

一、先世为平定望族 世代书香官宦之家

白孕彩,又作白允彩,字居实。汉族,明末清初诗人。原籍山西平定城内。按白氏家谱记载,白氏原居河南,为唐代诗人白居易之一支后裔。宋时,有白子信者,在山西为官。后择居上艾县(即今平定),遂为平定人。明末白孕彩隐居测鱼白城村,后裔世居于此。建国后测鱼等地划归井陉,故又为井陉人。

白孕彩晚年所居龙凤山麓的井陉白城村今貌

白家旧为平定州望族,世为书香门第、官宦人家。在明清两代,出有知县以上官职者达130人。尤其有明一代,白家相继出有:洪武间武昌卫经历、浙江昌化知县白勋;景泰间进士历官监察御史、按察司副使白侃;成化间进士、历官知县、主事、郎中、知府、都察院右佥都御史等官的白思明;弘治间进士、历官知县、给事中、按察司佥事的白思诚;嘉靖间进士、历官知县、郎中、按察司佥事的白镒;崇祯间进士、历官翰林院庶吉士、参政、布政使等的白士麟;崇祯间太学生,历官至太仆寺少卿、为末代晋王朱慎圭之婿、死于李自成陷太原之乱的郡马白期昌……

除为官外,白家还多出有诗文及书画人才:如白、白云深、白柴等,均善文学著述;白琏,善诗歌,并善书画;白本诚,善书画……

除此之外,白家也世为积德行善之家,多人参与公益及慈善事业:诸如捐资助助修州城、州志;荒旱之年,捐粮、银赈灾,设粥棚舍饭……

二、读书成绩斐然 由袁继咸选拔入太原三立书院读书

白孕彩自幼读书,“少有俊才,工举业。文章高简”(清《平定州志》)。其聪明颖慧,过目成诵。因其父早亡,赖母陈氏督促教育长大。少年时即考中秀才,在平定州学中名列前茅。成年后娶妻葛氏。

明崇祯七年(1634年),山西提学佥事袁继咸,选拔白孕彩到太原三立书院读书。

三立书院毁弃后清初新建太原晋阳书院

袁继咸,字临侯,号袁山。江西宜春人。为明末民族英雄。明天启五年进士,曾官御史、礼部员外郎;崇祯七年任山西提学佥事。其为人正直,为官清廉。崇祯九年,受诬告被押入京,后得平反;崇祯十年后相继任湖广参议、佥事、右佥都御史郧阳巡抚、兵部右侍郎等职,曾率兵与李自成、张献忠军多次交战。明亡后,参加南明反清活动。后被左良玉之子左梦庚诱捕。左梦庚降清后,劝降袁继咸。继咸不应。而后清军将领软硬兼施百般劝降,无果。将袁继咸押至北京。袁继咸作铭文自勉:“大官好做,大节难移。”顺治三年六月就义于北京。其民族气节为人敬仰。因袁继咸号袁山,后人遂把其与南宋抗蒙元的文山文天祥、叠山谢枋得两位江西的民族英雄一起,并称为“江右三山”。

袁 继 咸 画 像

当时,袁继咸在山西一省共选拔300名秀才入学。这其中就包括白孕彩以及之后的著名人物傅山以及薛宗周、戴廷栻、王如金等。

在学期间,白孕彩与傅山等因志同道合,结为密友。

三、袁继咸被诬告逮入京 白孕彩等百人入京伏阙讼冤

崇祯九年十月,太原三立书院提学官袁继咸,被山西御史张振孙诬告,拟逮入北京。书院学子中以傅山、白孕彩、薛宗周三人为首倡议,到京为袁继咸伸冤。由傅山撰写讼状,最后有103名秀才在上签名。之后,白孕彩先行入京,联络安排各项事宜;十月二十日,傅山与薛宗周等带领百余名三立书院秀才跟随押送袁继咸的囚车入京。

白孕彩先行入京后。至琉璃厂关帝祠,联系在京的山西诸生百余人上疏为袁继咸辩诬申诉。曾多次投书到通政司以求转到崇祯皇帝御前。但因张振孙为当时首辅温体仁一派,以故数次上疏皆被退回。无奈,白孕彩遂同傅山、薛宗周等散发揭帖(即传单)并投递在京大小各衙门及宦官厂卫,以致朝野上下千余人联名为袁继咸伸冤,一时轰动京城。史称明末“伏阙讼冤”案。

不久,崇祯皇帝得知其案实情,遂下诏大理寺、刑部官员详审此案。最后,在崇祯皇帝的过问下,袁继咸官复原职,张孙振被贬官发配边地充军。此次,傅山以“义举”而声闻天下,白孕彩及薛宗周等也因密切配合声张正义,也被载入史籍中。

四、明亡后隐居测鱼白城沟 同傅山等人拟反清复明

嗣后,白孕彩回到平定奉养老母并攻习举子业,准备参加乡试。

不成想时局不靖——内有农民军袭扰山陕,外有满清兵抢掠关内。所以一直未能如愿。

因白家在平定州东百余里的七亘村有山田数顷,雇人耕种收租。并在七亘立有别业。因此,白孕彩常到七亘小住并设帐授徒。

山西平定七亘村风光

在此期间,白孕彩曾数次到七亘村东二十里的、号称“鱼米之乡”的甘淘河畔的测鱼村一带游历并小住开馆授学。崇祯十三年时,傅山曾到测鱼寻其时,曾在沿庄遇雨暂憩农家并留有题记;次年,测鱼村重修唐代古刹圣寿寺时,白孕彩曾捐资助修并撰写重修碑(现已不存)。

明崇祯十三年傅山在测鱼沿庄题字(今已不存)

到明崇祯十七年(公元1644年),李自成攻陷北京。崇祯皇帝殉国而死,明朝灭亡。随即满清入关。

面对国破家亡之痛,忠于明朝的白孕彩遂举家隐居。因其多次到测鱼,留恋当地龙凤山和甘淘河山光水色,便选择测鱼村东的一条山沟中落户,携妻与老母及二子白华、白贲在此建房居住。

因四周之山如城垣一般,故以其姓冠名为“白城”。并以教书为掩护,在七亘、测鱼等地,联络密友傅山及山西祁县戴廷栻、直隶广平府(今河北永年)人申涵光、江苏昆山顾炎武等人,秘密商讨组织力量,以期反清复明。

后几经辗转,在山西寻得一明宗室朱姓少年,秘密养于平定七亘山中,想以其为号召伺机起事反清。白孕彩又邀请傅山、薛宗周等人在测鱼村后的龙凤山上秘密查看地形,以备日后作为反清根据地。在此期间,傅山等人还一同到龙凤山北邻的井陉苍岩山游历并写下数首游苍岩诗。

在测鱼期间,傅山曾作过一首《隐居龙凤山》五言诗:“石道白秃行,朱衣居实披。共酒龙凤洞,石道人居实。”诗中“白秃”、“居实”俱指白孕彩;“朱衣”一指红色衣裳,也指“朱衣道人”,为傅山在明亡后自取得号,大明国姓朱,暗含者“朱姓之衣”之意。以示其对前明的怀念。另诗中“石道人”也是傅山的号。

此外,傅山与白孕彩的密友薛宗周,来测鱼龙凤山时也曾写过一首《和傅白》诗:“久闻龙凤佛道山,载吾明后掩驾还。腾龙乘舞暮年志,壮行有日觐天颜。”由此可证佐傅山和白孕彩等的确携带明宗室并奉为天子,隐居在龙凤山以图起事恢复明朝旧江山。(注:上述傅山与薛宗周诗是否本人作品尚存疑)

井陉测鱼白城附近之龙凤山金顶(山半腰白色山路即石道)

但几年后他们却发现这个朱姓少年,有些痴呆,不能成大事;最主要的还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满清逐渐强大。再加上顺治六年,山西大同等地军民曾举事反清复明,最后被残酷镇压。三立书院的同学好友薛宗周、王如金二人殉难。所以,使得白孕彩等人的这一计划未能实现。

但白孕彩与傅山一样,不屈服于清朝的武力与利诱。其常与傅山在龙凤山等地的穷乡僻壤间谈论时事,写诗作文,抒发胸臆。从白孕彩在白城村写的一首五言《白城杂诗》中可看出其志向:

无食不聚众,无兵不自决。壮士手搏人,不如持寸铁。

激发生忠义,山泽有豪杰。汉高虽天授,还资一彭越。

李密不背唐,功业未可没。齐贤策太原,士雅欲北伐。

长揖绿林子,款语南唐卒。王霸有捷径,此辈宜深恤

傅山与白孕彩组织秘密反清活动的龙凤山

五、清初轰动一时的“朱衣道人”案 白孕彩设法营救傅山

“朱衣道人”是明末山西著名文人傅山的自号。

朱衣道人傅山画像

清初,满清命令汉人剃发易服。傅山为反抗这一命令、保留汉族衣冠,遂拜山西寿阳五峰山道士郭静中为师,出家为道士(满清规定道士等可以不剃发、穿汉服)。因傅山常身穿红色道袍,便自号“朱衣道士”。“朱”字,也暗含着对汉族朱明王朝的怀念。

清顺治十一年(1654年),傅山因有反清嫌疑,与其子傅眉在太原被捕入狱。白孕彩得悉后,即赶去照料,并多方奔走营救。

其找到曾任平定州知州、时任山西布政使经历的直隶保定人魏一鳌,求其协助。魏一鳌又托其上宪、山西布政使孙茂兰等人帮助开脱。

此案前后审理达三月之久。直至傅山无罪释放。二人分别时,傅山赠白孕彩诗以谢:“皆违老母久,吾所不忍留。生死事只尔,友朋意何休。西河薄收麦,上艾云有秋。深以吾为戒,承欢日日谋。”

傅山与白孕彩为推心置腹的密友。傅山一生曾四次到曾测鱼探访白孕彩。在测鱼期间,或为村民免费诊病,或一同博弈品茗,或河边饮酒垂钓,或深山探讨反清复明大业 ……

白孕彩一生嗜好饮酒,性格浪漫不拘小节。因用功过度鬓发早白且秃顶,故傅山笑称其为“白秃子”;又因嗜酒而患酒糟鼻“鼻齇(音zhā)红”,傅山又戏称其“白齇子”。口无遮拦的诙谐中显示出二人亲密无间的交情。

白孕彩晚年隐居白城村后,常“行吟泽畔。或有贵人至,则引避不请,经济亦不谈时事。与布衣野老日游醉乡,酣嬉淋漓,颠倒不厌。时为诗以自娱。”或随手执屈原《离骚》一册,独自往来于清泉白石之间,借诗酒以消亡国之隐痛;其性笃厚而讷于言,但一谈反清复明、民族兴亡之事,便奋然而起,豪言壮语侃侃而谈,无所顾忌。

白孕彩与傅山一样,是具有民族气节的明遗民诗人。

明代的读书人(网络资料)

六、诗作颇佳 作品编入《晋四人集》

白孕彩晚年,“居测鱼村,行吟泽畔,时为诗以自娱。悲歌慷慨,籍以见其怀抱。”其诗文创作独辟蹊径,自成风格。特别是诗歌,触景生情,出口成章。诗歌古近体诗创作甚多。诗作风格“鲜如朝花,润如泫露。明如新月,薄如春冰,莹如玻璃,清如高蝉。性既坦率,语不求深。自是先生远祖香山公(即唐白居易)问老妪家法。”

白孕彩诗作后被其友戴廷栻收集,与傅山、胡廷及傅山之子傅眉四人的诗作,合编成《晋四人集》并付梓流传。另外白孕彩还著有《测鱼村集》传世。

白孕彩一生虽未出仕,但以文章诗歌创作著称。为明末清初著名诗人。时人称其“为文高简有则,于诗沉浸三唐”。被以为明清之际诗坛上一位颇具影响的重量级诗人。在近代徐世昌所编的《晚晴簃诗汇》一书中,遴选清初至清末诗人6100家,清初包括孙奇逢、王夫之、顾炎武、傅山等名家。而白孕彩列于第廿三位。可见其影响之深。

白孕彩的生卒年不详,其卒年应在傅山去逝后。即清康熙廿三年(公元1684年)以后。今井陉白城村有白孕彩与其妻葛氏合葬之墓。

井陉测鱼白城白孕彩与其妻葛氏墓

井陉测鱼白城白姓,俱为白孕彩后裔,已繁衍十三、四代。清朝统治二百余年间,白城白孕彩后裔遵从其生前的教诲,以耕读为生,不仕清朝。

参考书籍:《山西通志》、《平定州志》

以及白占文所撰之《追寻白孕彩足迹》等

【相关链接】

傅山(1607——1684),明清之际著名道学思想家、书法家、诗人、医学家。汉族,山西太原人。初名鼎臣,字青竹,后改为青主。又有浊翁、观化等别名。傅山自称为老庄之徒,学习继承道家学派思想文化,并发展道家传统文化。另外,其对国学造诣颇深,除经史外,兼通先秦诸子。又长于哲学、儒学、诗文、书法、绘画、金石、医学、武术以及考据等。著作有《霜红龛集》、《傅青主女科》、《傅青主男科》等。明亡后,傅山穿朱衣、居土窑养母。并与白孕彩、薛宗周、王如金、戴廷栻以及直隶广平府人申涵光、江苏昆山顾炎武等人,秘密商讨组织力量,以期反清复明。但终未能如愿。清康熙中,年逾古稀的傅山又被强行召于京,而傅山见昔日大明门已改为大清门时,拜地大哭。之后傅山寓居北京城西古寺中拒不应清廷授官考试。后清廷授其中书舍人一职。傅山不受以病老辞归山西。被称为明末清初保持民族气节的典范人物。其与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李煐、颜元一起被梁启超称为“清初六大师”。在晋冀以及北方大部为颇有传奇色彩、广为传颂的的著名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