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记|

我的父母都生于50年代。

年轻的他们,追着公社放映的电影可哪跑。我的妈妈至今有一个大脚趾指甲盖甲板增厚,就是小时候看电影没坐稳让长凳子砸坏的。

现在他们已经退休多年。我试图让他们走进影院,因为这是他们最能接受的娱乐。

可惜的是,除了冯小刚导演的《芳华》能让他俩同时泪目外,不论是《西红市首富》还是《流浪地球》他俩都是一个睡另一个挺着不睡的状态,无法同频。

就算今年大火的《满江红》,他们都拒绝观影。

我不理解为什么时下的巨幕吸引不了他们,反而蚊子和喧闹的人挤人的露天电影环境能让他们奔忙。

他们甚至期待能有人去村里放电影,他们再回去看。

这就是青春的魔力吧,尽管粗鄙简陋,但耗尽一生美好。

谁都喜欢发自内心的真切热烈,而不是屏幕上他人的悲喜。

当我以探寻历史角度试图去了解他们的青春时发现:谈中国电影,应该谈复兴。在条件极其艰苦的年代,诞生了如此多符合人民需求的作品。

六十年代|

六十年代,战争的硝烟散尽,但战争的在人们心中的份量还很重。建国十年初头,人民需要缅怀英雄,赞扬智慧和勇气。著名的地雷战、地道战、小兵张嘎都出自上个世纪60年代。

由于其质量高、内容经典,90后依旧在六公主频道看这些老电影。可惜零零后基本不看了。

除了战争片,还有一类片子在此时起步——科教片

上科厂导演殷虹带领摄制组1960年代拍摄科教片《泥石流》

到90年代,科教片经常出现在电影片头,但回顾它的起步,代表了老一代电影人求真务实的工作态度。

当然,为了勉励人们艰苦奋斗,扎根当下,也出现了如《昆仑山上一棵草》之类的反映当时社会状况的电影。

70年代|

70年代,是我父母真正看电影能看懂的年代?电影里扎堆出现戏剧桥段。

上海电影制片厂的《白毛女》

北影厂的《智取威虎山》

八一厂的《红灯记》

长影厂的沙家浜 电影《沙家浜》

今年大火了一把的《小妖怪的夏天》,就是上美影的作品。上美影开中国先路,走在时尚前沿。70年代制作的《放学以后》讲述红小兵小刚告诉李国华:小玲等三个小姑娘在跳橡皮筋时唱坏儿歌,说什么读书没有用。李国华以为这是受了坏人的影响,就将此事汇报给了校外辅导员周大伯的一系列故事,十分符合当时国情。

上美影还有《小罗号》等讲述二次革命的电影。那时候的动画片在立德树人方面,比今天强太多了。

时光荏苒,青春逝去的父母再也找不到抢凳子,嗑瓜子的欢乐。不会有人永远年轻,但永远有人年轻。感谢这些电影,舞动了父母的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