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618注定是一个不平凡的618,疫情之下,经济需要复苏,企业需要回血自救,于是迎来了疫情以来最大的消费季。据悉,2019年淘宝天猫销售额618突破了1700亿元,而今年2020年618下单金额更是达到了惊人的6982亿!

其实早在618预热阶段,就有不少博主分享如何省钱跟种草的各种信息。趁着这波优惠买自己需要的东西其实无可厚非,但是如果分不清想要和需要,为了凑单而凑单,盲目购物,那就变成了一场灾难。

那么需要和想要到底有什么区别呢?B站知名UP主半佛仙人举过一个很通俗易懂的例子:家里从没有马桶刷到有马桶刷,这是一个质的飞跃,能够极大的提高我们的幸福指数。然而,有了马桶刷非要再去买一个黄金打造的马桶刷,这个黄金马桶刷并不会给你带来更多的快乐,就功能性来说,普通跟黄金的没有什么很大的差异。

还记得电影《购物狂》里面张柏芝饰演的方芳芳吗?她是一个典型的购物狂,无法控制的购物欲,令她的经济陷于困境,更因此病而连番失业。看到一件自己喜欢的商品就满眼放光,不管多贵都要收入囊中,哪怕刷爆信用卡也在所不辞。好在后来碰见了心理医生,成功的帮她改掉了这个毛病。

无独有偶,厦门一位名叫刘成的先生,就因为老婆沉迷网购无法自拔,最终到了想要卖房还债的地步。

其实刘先生和妻子工作都不错,算是小康之家。可是由于妻子疯狂购物,刷爆17张信用卡,还跟亲戚朋友以及网贷平台借了很多钱,算下来总共欠了140万!衣柜满到关不上,光是牛仔裤就有300多条,可是她工作有制服,这些牛仔裤根本从来都没穿过。

如此种种,都是消费主义在作祟。如果说购买需要的东西是在填坑的话,那么消费主义则是在盖楼。填坑是要让我们人生之路更加平坦,但是盖楼却是一件永无止境的事情。因为我们永远不满足,永远觉得自己的楼太矮,如果再高一些就更好了。

虽然冲动购物尚未被列入精神类疾病,但这种行为已经引起了心理学家的注意。 在心理学上,我们把一些‘剁手党’的表现称为强迫性购物,它有三个核心特征:一是无法抵抗的购买冲动;二是对购物行为失去控制;三是这种持续性的购物行为已经对人际关系和社会生活造成了负面影响甚至严重损害。说得更通俗一点,即使知道买这些自己负担不起的东西不对,但是身体仍然很诚实,就是做不到。

有一个词已经流行了一段时间,叫做断舍离。购买了太多不用的东西逐渐占据了原本就局促的生活空间,居住在这样的空间里,很容易让人喘不过气来,仿佛一座大山一样压迫着自己。

试想一下,一个30岁的大龄女青年,被男朋友抛弃,跟父母关系不和谐,被单位辞退,这样的人生还能如何逆天改命呢?

还真有,就是从整理自己的房间开始的,这个女青年叫做袁春楠。

通过整理自己的房间,到逐渐掌控了自己的人生。如果一个人连自己有多少件衣服都不知道,那么如何来掌控全局呢?于是她开始断舍离,在网上记录自己的点点滴滴,写出了畅销书《脱胎换骨的人生整理魔法》,创立了自己的公司,改善了与父母的关系,最终还收获了爱情。


或许,我们每个人都可以从身边的小事开始做起。像《怦然心动的人生整理魔法》里面那样,把自己所有的衣服堆成一堆,然后一件一件检视,只留下自己心动的,剩下的可以捐出去。通过这样的过程,收获一些小小的幸福感和成就感,日复一日,相信我们每个人都可以理性购物,过更快乐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