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稀记得我在读小学的时候,湖南卫视亦或者其他频道都在播《恰同学少年》。关于这部剧,我有太多想说的,曾记得在2007年开播之时,曾引起过很大反响,引起了社会上好多人的赞赏与青睐。

就这样,随着时间的流逝,这部电视剧也鲜有人提及,几乎没有人再想起这部电视剧。人们热衷的依旧是情感大戏,追捧的依旧是娱乐真人秀,这些真正的好剧却日渐冷落,被人遗忘,想想,确实挺难受的。

想不通为什么电视台为什么不重新播放这些电视剧,真的重新看一遍,以现在的角度,以现在的年纪观看,然后思考的时候,真的,触动是很大的。

也不知道为什么,重看《恰同学少年》,这部剧给我的感受是震撼的,从中感悟到了很多东西,以下从这几个方面,谈谈我对这部剧的浅层感悟。

目录:

剧情简介

人物简述

一、 剧情简介

以毛泽东在湖南第一师范的读书生活为背景,讲述了以毛泽东、蔡和森、萧子升、向警予、陶斯咏等为代表的一批优秀青年风华正茂的学习生活和他们之间的爱情故事。

《恰同学少年》剧照

1913年,湖南长沙,具有现代民主教育思想的教育家孔昭绶出任省第一师范校长,在他的主持下,第一师范大力开展新式教育改革,聘请了以杨昌济为代表的一批优秀中外教师,学校面貌焕然一新。崭新的第一师范吸引了蔡和森、萧子升等众多青年才俊前来报考,在招生考试中,19岁的毛泽东脱颖而出,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入了这所湖湘千年学府。

毛泽东的勤奋好学与不凡天赋,深深打动了学贯中国的导师杨昌济,毛泽东如饥似渴地学习着自己感兴趣的社会学知识,并成为一个教育救国论的非暴力改良主义的信仰者。

共同的学习生活中,毛泽东、蔡和森、萧子升等优秀青年结下了友谊,周南女子中学的陶斯咏、向警予、杨开慧等女学生也和他们因共同的志趣走到了一起,一个先进青年学生组成的读书会组织成了他们学习、交流与情感发展的纽带。

读书会众人来到岳麓书院

与此同时,情感的波澜也悄悄在男女青年间泛起,陶斯咏暗恋上了毛泽东,向警予与蔡和森心心相映,而毛泽东却发现自己对一直视其为小妹妹的杨开慧其实有着产不同于兄妹之情的一份牵挂,爱情给这群风华正茂的青年们带来了一份份剪不断、理还乱的喜悦、痛苦。

就在此时,长沙城突遇一场大祸——1917年底,在护法战争中被击溃的三千北洋兵败往长沙。危急时刻,毛泽东以惊人的胆略,率领二百名赤手空拳的一师学生军,上演了一场精彩绝伦的“空城记”,一举将三千溃兵全部缴枪。

军事谈判中,最终大获全胜

1918年,毛泽东、蔡和森等从一师毕业了,杨昌济也受聘于北大任教,他告诉孔昭绥,自己已完成了在一师的使命,为中国的未来培养了蔡、毛二位“海内人才”。随着杨昌济北动的列车启动中,师生依依挥别中,“衡山西,岳麓东。男儿努力蔚为万夫雄。”

橘子洲头,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二、人物简述

1.毛润之

第一主角落在了新人谷智鑫的肩上。说实话,谷智鑫的相貌和年轻的毛并不是很接近, 但全剧看下来,越发觉得他演出来的毛润之形象,正是大众心目中的年轻润之:明亮,朝气,睿智,健康,又很有几分飞扬恣肆。谷智鑫的眼睛,明亮而坚定,有着青年领袖的风范,而且身板结实,肌肉道劲,这些都是他成为润之扮演者的加分项。

润之眼睛炯炯有神,与蔡和森立誓为盟

剧中的润之,有我们熟悉的一面, 渊博,张扬,富有领袖气概,这些剧中都浓墨重彩地拍了;也有我们所过去罕见的、作为年轻人的一面。

他会因为书店老板的态度而闹脾气;会因为作文当堂顶撞国文名师袁吉六先生,但经杨昌济老师指点后马上跑去道歉,“袁门立雨” ,在袁老师门口站了通宵,而大雨正好在清晨停下,衣服湿透,最后袁老师原谅了他,并借书给润之,给润之提出诚恳批评。

润之在国文老师袁先生门前淋雨认错

而润之废寝忘食,为了买书,经常肚子饿着;当杨昌济先生看到毛泽东终日穿着一双露出脚趾的破布鞋后,决定给他钱买鞋。毛泽东颇为感动,拿着老师给的钱准备上街买鞋,可临时又钻进了书店,忍不住买了自己心爱的书。第二天,杨昌济先生看到毛泽东还是穿着那双破布鞋,便问他原因,得知真相的杨昌济只是微微一笑。后来,他竟亲自给毛泽东买来了鞋。

杨先生为润之买鞋子

可以说,这是一个能让年轻观众既有共鸣感又有崇拜感,能够产生一种“虽不能至心向往之”情怀的毛润之形象。做到这一点, 该剧已经非常成功了。

多年后的1936年,已经成为中共领袖的毛润之在陕北的窑洞里向美国记者斯诺诉说着这段往事时这样说到: &34;这时候, 湖南师范学校的一则动听的广告,引起我的注意,我津津有味地读着它的优点:不收学费,膳宿费低廉。”可见当时他的思想还是混乱的,还没有找到自己的道路和目标。该剧正是细腻地、一点一滴地刻画了毛如何由一个有志有才但迷茫懵懂的青年,成长为初步革命家的历程。

剧中生动细腻地刻画了在这样的环境下,青年毛润之是怎样如鱼得水,一日千里;广泛的阅读让他的知识储备和对社会的关注日益提升;杨昌济给了他深厚的哲学素养和坚忍不拔的人生观;袁吉给他打下了终身受益的古文功底;其他如徐特立、黎锦熙等名师都是他一生的良师益友; &34;文明精神野蛮体魄” 的号召锻炼了他强健的体魄和过人的耐力;

润之在新生典礼升旗

梳理下凡此种种,我们会发现,一所师范学校,尽管和后来复杂艰苦的斗争相比这样的基础还显得很初级,尽管后来的成就必然有他个人的因素和日后其他环境的造就,但就连他自己也不否认一一这一 切的开始正是一师的教育:“我没有正式进过大学, 也没有到外国留过学。我读书最久的地方是湖南第一师范, 我的知识、我的学问,是在一师打好了基础。一师是个好学校。”

2、蔡和森

蔡和毛-起,成为后来中共早期的重要成员之一。蔡和森作为毛的好友, 主要是作为毛的一种陪衬,从一开始杨昌济就给二人定了性:国的未来既需要毛润之的天才,也需要蔡和森的睿智。如果说毛堤惊涛骇浪卷地而来,那蔡和森就是静水深流余味绵长。蔡和森的眼睛干净睿智,气质儒雅,给人一种锋芒内敛的感觉,但他并不乏真性情的一面,他会和润之一样在雨中的岳麓高歌笑,在湘江的波涛里中流击水,在搜捕孔昭绶的事件中他表现出的魄力胆识也为一般同学所佩服。

在那-批精英里,蔡和森是最令我惋惜的一位,他有过人的能力和理论素养,资历可与毛相提并论,实在是不可多得的大才,如果不是过早牺牲其成就难以限量,那样的话中共乃至近代中国的历史可能都将改写。惜哉和森!

3、向警予

史料中,她是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及创始人之一,女权主义领袖 、无产阶级革命家、妇女解放运动领导人之一。在有迹可循的史料里,她是中国共产党唯一的女创始人。

而在剧中的女性角色中向警予是相当抢眼的一位她的出场别具一格:在风景秀丽的江面上,一条小船缓缓驶过,传来动听的歌声,船头上一位年轻小姐正用双足轻轻拍打着水面,大声地唱着这首男校校歌,而她仅仅是不满一师只能招男生的规定就硬要报考,仿佛一个永不服输的男孩。

的确,从活泼的声音、精干的短发到可爱开朗的性格,剧中向警予的各方面无一不像一个可爱的男孩子只要有她在,整个画面仿佛都亮丽了起来,让你觉得气氛活泼了许多。剧中她和蔡和森的爱情自然而唯美,橘子洲头牵手依偎、看着田园牧歌般的色那一段如诗-般干净纯粹, 这大约是初恋最好的样子了。

蔡和森和向警予在一起

4、萧子升

恰剧简直是钱枫颜值巅峰(而现在的钱枫则完美诠释了何谓一胖毁所...

剧中的子升非长衫即西装,身材颀长,眉清目秀,气度儒雅非钒,令观者大有玉树临风、如沐春风之感,一看就当老师的人。除了良好的气质,他更有过人的天赋和学问,能双手同时写出一好书法,更能过目不忘,写的一手好文章。

萧瑜是毛润之的发小,他曾和毛-起游历湖南(这段经历后来被他写入自己的著作《我和毛润之的一段曲折经历》中)。但坚持无政府主义立场的他终因政见不同与昔日的好友分道扬镳,剧中对此也多有体现。

子升性格温和内敛,张改良和循序渐进的他每每与狂飙突进的主张相龃龉。萧子升多数时候以学者身份示人,后病逝于乌拉圭,而就在同-年,他昔日的好友毛润之也告别了人世。

5、陶斯咏

这个人物更多是为了刻画毛感情生活而出现的。剧中的陶斯咏是典型的大家闺秀,高挑美丽又大气,有着骨子里的叛逆,正是这一点决定了她对与日俱增的爱慕。正如毛最后说的那样,“我跟斯咏根本就是两种人, 她梦想她的浪漫,我执着我的责任”,二人最终没能走到一起。

6、孔昭绶

孔校长代表了编剧所崇尚的教育理念,他以培养人才造福国家为己任,力聘好友杨昌济任教,广揽人才,悉心办学;

他对学生严格要求但并不僵化死板,对毛的偏科现象广召同事讨论,最终上升至教育现象的高度予以认真思索和总结;

面对汤芗铭的血腥手段,他震惊过,也- -度懦弱过,在威逼下答应了中日征文进一师的命令。但他终究不是懦夫而是大丈夫,在好友色俱厉的质问和学生及时的提醒下,那个胆小怕事的书生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走上讲台慷慨陈词、尽抒忧国忧民情怀、不惜以生命唤醒学生和世人的意识。

校长慷慨激昂,教育学生奋发图强

当他经历坎坷重掌学校后,人生阅历更加丰富的他能够以更成熟新颖的方式教育学生,学生互选、野蛮体魄、学生军等一系列活动的创办使得一师的教育愈发有声有色。

可以说正是孔校长为在一师五年扎实的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以至于多年后的毛主席,还充满感激地回忆说(孔昭绶)何止民主教育家,还是一位教育改革者。

7.杨昌济

杨昌济是毛的恩师和岳父,是剧中师长群体中最重要的色。恰剧的塑造相当精彩,杨昌济首先是一位优秀的学者,他以学贯中西、著述丰赡而名动三湘,为众多学校所聘任。

但他最后决定来一师还是由于看中了毛这个人才,从第一堂课的询问志向, 到寓中乃至乡下的熏陶教诲,这个农家出身的年轻人得到了当时第一流学者的亲炙, 杨老师以自己的学养、人格乃至生活方式令这位年轻人不断明晰着自己的人生方向,他如明星般闪烁的双眸仿佛永远充溢着智慧和力量,让这位学生终生不忘。

杨先生坚持每日冷水沐浴

后来与斯诺的交谈中他评价杨昌济是”给我印象最深的教员”&34;后来我同他的生活有密切的关系” “一个道德高尚的人”,这主要是因为杨昌济慧眼识才,看到了在精神和韧性方面的巨大潜力,然后因材施教,根据毛喜爱人文社会科学的特征给充分的教导,对毛日后的发展起了关键性的作用。

杨先生与润之交流

而毛最终也没有负恩师的厚望,和蔡和森一并成为他最得意的弟子, 直到病重期间,杨昌济还在给时任广州政府秘书长的章士钊的信中写道:”吾郑重语君: (毛蔡) 二子海内人才,前程远大,君不言救国则已,救国必先重二子。 ”想必九泉之下的杨先生看到自己的得意门生最终开辟了一个新世界,定会欣慰不已,而想到自己的爱女之惨烈牺牲,又不知会是何种滋味....

总之,还有很多内容因为篇幅原因,没有写出来,后期会继续更新!

小伙伴们有什么想法,或者看我之后有什么感触,欢迎在评论区进行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