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

语文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李杜风格,论者纷纭,而以严羽的两句话最为中肯:“子美不能为太白之飘逸,太白不能为子美之沉郁。”(《沧浪诗话·诗评》)飘逸与沉郁这两种风格的形成,取决于李杜两人思想、性格的不同,以及创作态度和题材的差异,具体则表现在意象的运用上。前人说李诗万景皆虚,杜诗万景皆实,固然未必十分确切,但从意象的虚实上看,的确可以看出李杜风格的不同。

李诗的意象常常是超越现实的,他很少对生活的细节作精致的描绘,而是驰骋想象于广阔的空间和时间,穿插以历史、神话、梦境,用一些表面看来互相没有逻辑联系的意象,拼接成具有浓烈艺术效果的图画。《梦游天姥吟留别》就是这方面的代表作。李白的夸张是最大胆的,像“白发三千丈”“燕山雪花大如席”;杜甫虽然也有夸张的手法,但总的看来却是偏于写实的,如“鸬鹚西日照,晒翅满鱼梁”“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给人以逼真之感。他的一些记游诗,如《铁堂峡》《盐井》《泥工山》等简直是一幅幅描绘山水景物和风土人情的图画,可补地理记载之不足。

杜诗的意象多取自现实生活,他善于刻画眼前真实具体的景物,表现内心感情的细微波澜。杜甫写诗往往从实处入手,逐渐推衍到有关国家和人民命运的统摄全局的问题上。杜甫曾在《戏题王宰画山水图歌》中夸赞画家王宰,说他能在尺幅的画面中表现出万里之势,杜甫自己的诗也是如此。杜甫有些诗是从身边琐事中引出国计民生的大问题,如《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还有些诗是把重大的社会政治内容和生活细节穿插起来。《春望》中,首联“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大处着眼,何等悲壮!颔联“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改从小处落笔,又是何等细腻!又如《北征》用自己一个家庭的遭遇反映整个国家的变化。在纵论国家大事之中,插入一段关于儿女衣着的细节描写,用这个真实的细节反映战乱带给人民的苦难。

李白的《古风(其十九)》和杜甫的《悲陈陶》,都是写安史之乱的古体诗,但虚实的处理不同。《古风》大半是写游仙,最后四句才写到安史之乱,也似乎不甚着力。但它给人留下的印象却是深刻的,诗人的忧虑和悲愤也流露在字里行间。《悲陈陶》则围绕着陈陶战役,官军、安史军和长安人民三个方面都写到了,犹如用诗写成的通讯报道,真实而深挚,是典型的沉郁之作。

李白写诗往往在虚处用力,虚中见实。杜甫写诗则在实处用力,实中有虚。在虚处用力,妙在烘托。虚写好了,实可以让读者自己去联想补充,意象不粘不滞,显得飘逸。在实处用力,妙在刻画,在深入的刻画之中见出气魄,意象不浮不泛,显得沉郁。

(摘编自袁行霈《中国诗歌艺术研究》)

材料二:

意象可分为自然意象和社会意象。自然意象以自然景物为象,包括日月山川、花草树木、鸟兽虫鱼、风雨阴晴等。社会意象以社会现象为象,包括人类社会的各种事物、人物和人类生活景象,以及作为人类社会生活曲折反映的神仙鬼怪的景象等。诗歌中的意象是使用语言来表现的。这种语言不同于一般性的语言,可称之为意象性的语言。意象性语言是一种具有形象性、概括性、典型性、象征性、拟喻性的语言。诗歌中,明月、江水、青松、翠竹、晚照、晴空、来鸿、去燕、宿鸟、鸣虫、三尺剑、六钧弓、清暑殿、广寒宫,两岸晓烟杨柳绿、一园春雨杏花红,两鬓风霜途次早行之客、一菱烟雨溪边晚钓之翁等,都是意象性的语言,也可说是意象。在这里,语言是意象的物质外壳,意象是语言的内涵。

诗人写诗,常运用意象性的语言,构建某种意境,来表达作者的某种思想感情。温庭筠的《商山早行》中的“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槲叶落山路”“枳花照驿墙”“凫雁满回塘”等都是意象,尤其是“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更是把六种形象性的词语(鸡声、茅店、月、板桥,霜和霜上的人迹)并列在一起,这些词语描述的形象,已不再只是事物的客观物象,而是融入了作者凄凉悲怆体验的意象了。诗人正是利用这些意象的组合,构成一种“道路辛苦、羁旅愁思”的意境。

(摘编自张得良《诗得意象自生光——古典诗词中的意象浅谈》)

1.下列对材料一和材料二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李杜二人不同的思想和性格决定了二人不同的诗歌风格,李诗飘逸,杜诗沉郁。

B.杜甫的一些描绘山水景物和风土人情的记游诗,可以作为地理研究的辅助资料。

C.意象包括自然意象和社会意象,人类社会的各种事物、人物是社会意象的一部分。

D.诗人写诗运用意象性的语言构建某种意境,其目的就是表达作者的某种思想情感。

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严羽认为,在意象的运用上,李诗万景皆虚,杜诗万景皆实,说法准确恰当。

B.在意象虚实的处理上,《古风(其十九)》和《悲陈陶》都达到了很高的艺术水平。

C.诗歌中的语言是意象性语言,具有形象性、概括性、典型性、象征性、拟喻性等特点。

D.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把六种意象并列在一起,构成了一种凄凉悲怆的意境。

3.下列各项中,不能作为论据证明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3分)( )

A.“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把急风、高天、猿鸣、清渚、白沙、飞鸟六种意象组合在一起,营造了肃杀凄凉的意境,表达诗人内心的愁苦之情。

B.“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通过江水、枫叶、荻花等意象营造了萧瑟凄凉的意境,表达诗人的离愁别绪。

C.“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直抒胸臆,表达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对官场的厌恶。

D.“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塑造了周瑜这一人物意象,表现其儒雅风流的气度,表达了词人对周瑜的景仰之情。

4.李杜诗歌在意象运用上有哪些不同?请结合材料一简要概括。(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材料一在论证上有哪些特点?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青春之歌(节选)

杨沫

林道静像在做噩梦。上车后还没容她想,就有一大块黑布把她的两眼捆得严严的。世界突然变得漆黑而可怕,她的心像掉在无底的深渊中停止了跳动。“匪徒们绑架青年”她听说过,国民党常用这种阴毒的手段捕走青年。有许多人就这样一去不返。

“死吧——牺牲的时候到了!”下了车,她想着,被推进一个门里。潮湿、阴暗、拥挤、发着霉气的臭味,使她立刻明白这是到了牢房。许多女犯人包围着她。

“这屋里都是什么案?”林道静问。

一个镶着金牙的胖女人,扳着指头道:“花案、赌案、烟案、抢案,外带上拐带呀,私逃呀,白面瘾客呀!”

林道静把拥塞着的女人一个个看了一下,觉得眼熟。忽然,父亲的姨太太,母亲凶狠的脸,淫荡的小调,噼啪的麻将牌响……许多忘了的情景和人物,此刻全在她脑际清晰地浮动起来了,她厌恶地吐了口唾沫,不愿再想这些。

第二天下午,她被担保释放。

林道静雇车赶回公寓,关上门,正想查查丢了什么东西,一个西服革履的瘦长男出现了。

“林小姐,受惊了!我特来慰问。”胡梦安摘下精致的灰色呢帽,露着笑脸向道静点头鞠躬。道静盯住那精瘦的闪动着白眼珠的黄脸,暗自想道:“他不是那个曾经买通母亲,要讨我的胡局长吗?”

“林小姐不必害怕。时光真快,我们不见已经两年多了。”胡梦安柔声说着,“你一走,林伯母急坏了:我也急……林小姐,你晓得吗?我是如何地敬慕着你……”

他眯缝着眼睛,露着惋惜的神色:“令堂大人已经去世了,令尊去了南方;至于小风小弟,我本想留下,跟着我在北平读书,后来他愿意跟着父亲,所以也去了南方一他们大概都在南京。”道静突地打了一个冷战,想:“他怎么会知道这些?”但她仍旧从牙齿缝里向外迸着字句:“你找我有什么事就照直说吧!那个家庭与我毫不相干!”

胡梦安不动声色,拿起了纸烟;“宪兵三团晚得你参加了共产党的活动,因此逮捕了你。林小姐,你跑出家庭闯来闯去,闯到共产党的怀抱里。真想不到!真想不到!”他连声慨叹着,“林小姐,你放心好了。不管你过去有过多少危害民国的严重问题,有我——可以帮助你……”

“我没有危害国家!我也不需要你的帮助!”道静的心里像有一颗埋藏的炸弹爆炸了,她瞪着眼睛激怒地喊道。

胡梦安的笑容收敛了,拿起桌上的大皮包,掏出几张红绿纸片和几本刊物,像亮宝一样向她眼前一亮:“这是什么?好小姐!”

望着那些熟悉的纸片——“中国共产党”几个字赫然映到她的眼里,她的《北方红旗》也落入强盗们的手里……看见这些,她心里一阵发热,脸色由惨白变成了深红。愤怒使她忘掉了怎样对付狡猾的敌人,她喊道:“传单是我的!我恨你们!”

“林道静呵,我和你家里是老世交喽。你还是个孩子,很年轻,不懂得社会的复杂黑暗。世界能凭一点点盲目的热情救得了吗?这腐烂透顶的社会能凭一些像你这样热情的孩子获救吗?我劝你醒一醒……蒋孝先这小子手狠得很,昨晚上又枪毙了十五个共产党,都是蛮好的青年,花一样的年纪,其中还有三个女的。为什么要拿自己宝贵的生命去做无谓的牺牲?”多么“诚恳”的语言,血淋淋得可怕。

“卑贱的灵魂永远不能理解什么叫崇高的事业!”道静的眼睛看着窗户和门外,她冷静下来了。

胡梦安见说不动,威胁着以三天为限,挟着皮包走了。

道静怔怔地走回屋里,颓然坐在一把椅子上.她感到了从未有过的孤独和软弱。屋子虽然小,但却变得这样空旷、这样冷清.看看凌乱的屋子,她忍不住伏在桌上哭了。

“不要难过啦,那是个什么东西,这样欺负人?”只见屋子里站着四五个人——有男有女,全是同院的房客,多半都是北大的学生.一霎间,道静觉得欣慰而胆壮了。

之前,她简单地只想到死,一死不是什么都完了么?现在,她不再愿意死,她要斗争。

第二天下午,来了一个瘦小而活泼的女学生。女学生热情地拉起道静的手,说:“道静,想不到在这儿遇见你……”这正是纪念“三一八”时打阎庚的徐辉,是邻居姐妹特意请来帮助道静的。

“请你说说你这次被捕的经过吧。”徐辉的眼睛忽然变得像锥子一样,锐利而明亮。

接着,道静把被捕经过和碰见胡梦安的情况,向徐辉说了一遍。

徐辉侧着头,全神贯注地听着。时而摇头笑笑,时而拍拍道静的肩膀,皱皱眉头。听完了,她道:“你的斗争勇气还不错,性格也直爽可爱.对刽子手,你干吗那么诚实?你不该承认传单是你散的。”

道静紧紧拉住徐辉的手,望着她好像两盏小灯一样精明的眼睛,红着脸说:“徐大姐,我真是傻极啦。”

徐辉沉思了一会,问道;“你打算怎么办?”

“想逃脱。但是不知道怎么逃。”

徐辉笑了。

“明天傍晚在家等着,会有人把你带走。千万机密!”

孤独的感觉消失了。林道静被随处都能遇到的、人类最珍贵的同情与正义的支援鼓舞着。她想:生活的海洋,只要你浮动,你挣扎,你肯咬紧牙关,那么总不会把你沉没。她开始整理东西,幻想着即将到来的新生活。

(有删改)

6.下列对小说节选部分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林道静在关押时回忆过去家庭生活的情节,与下文她和胡梦安抗争过程中表现出的与家庭决裂的情节相呼应。

B.胡梦安一开始柔声细语,言谈间充满关心,实际上,他的劝说只是为了拉拢林道静,软化林道静的革命意志。

C.林道静在牢房中不安,在公寓中愤怒,得到帮助后坚定,展现了一个普通女性向革命斗士转变的心路历程。

D.林道静对新生活充满“幻想”,暗示了真正美好的新生活即将到来,这是林道静参加革命初期幼稚的表现。

7.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小说按照时间线索,讲述了林道静被捕关押、和敌人交锋、与战友相遇等三个情节,它们层层推进,衔接紧密。

B.小说描写人物既有群像描写,如庸俗市侩的囚犯、热情友爱的友人;也有个人特写,如林道静、胡梦安、徐辉。

C.文章从多个角度对林道静进行了细致的刻画,运用了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等手法,突出了人物形象。

D.结尾部分“你浮动,你挣扎,你肯咬紧牙关……”运用排比手法,强调了林道静受到启发后,意志趋于坚强,思想趋于成熟。

8.请简要分析林道静的性格特征。(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小说以“青春之歌”为题,有何妙处?请简要分析。(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甫,字子美,少贫不自振,客吴越、齐赵间。李邕奇其材,先往见之。举进士不中第,困长安。天宝十三载玄宗朝献太清宫飨庙及郊甫奏赋三篇帝奇之使待制集贤院命宰相试文章擢河西尉,不拜,改右卫率府胄曹参军。数上赋颂,因高自称道,且言:“先臣恕、预以来,承儒守官十一世,迨审言,以文章显中宗时。臣赖绪业,自七岁属辞,且四十年,然衣不盖体,常寄食于人,窃恐转死沟壑,伏惟天子哀怜之。若令执先臣故事,拔泥涂之久辱,则臣之述作虽不足鼓吹《六经》,至沉郁顿挫,随时敏给,扬雄、枚皋可企及也。有臣如此,陛下其忍弃之?”会禄山乱,天子入蜀,甫避走三川。肃宗立,自鄜州羸服欲奔行在,为贼所得。至德二年,亡走凤翔上谒,拜右拾遗。与房琯为布衣交,以客董廷兰,罢宰相。甫上疏言:“罪细,不宜免大臣。”帝怒,诏三司亲问。宰相张镐曰:“甫若抵罪,绝言者路。”帝乃解。时所在寇夺,甫家寓鄜,弥年艰窭,孺弱至饿死,因许甫自往省视。会严武节度剑南东西川,往依焉。武再帅剑南,表为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武以世旧,待甫甚善,亲入其家。甫见之,或时不巾,而性褊躁傲诞,尝醉登武床,瞪视曰:“严挺之乃有此儿!”武亦暴猛,外若不为忤,中衔之。一日欲杀甫及梓州刺史章彝,集吏于门。武将出,冠钩于簾三,左右白其母,奔救得止,独杀彝。武卒,崔旰等乱,甫往来梓、夔间,因客耒阳。令尝馈牛炙、白酒,大醉,一昔卒,年五十九。

(《新唐书·杜甫传》)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天宝十三载/玄宗朝献太清宫/飨庙及郊/甫奏赋三篇/帝奇之使待制/集贤院命宰相试文章/

B.天宝十三载玄宗朝/献太清宫飨庙/及部前奏战三篇/席奇之/使待制集贤院/命案相试文章/

C.天宝十三载/玄宗朝献太清宫/飨庙及郊/甫奏赋三篇/帝奇之/使待制集贤院/命宰相试文章/

D.天宝十三载玄宗朝/献太清宫飨庙/及郊甫奏赋三篇/帝奇之/使待制/集贤院命宰相试文章/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中第,指科举考试中考取状元。第是科举考试录取时按成绩排列的等级。

B.擢,升官。其他表示晋升官职的词还有升、拔、右迁、陟、晋、进、加等。

C.《六经》,指孔子在晚年整理的《诗》《书》《礼》《易》《乐》《春秋》。

D.拾遗,唐代谏官名,与补阙同掌供奉讽谏、荐举人才,北宋改为左右正言。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杜甫曾得到李邕的赏识,李邕惊叹于杜甫的才学,主动前去见杜甫。后杜甫参加科举考试落第,困居长安。

B.杜甫多次向皇帝献上赋和颂并自己大力赞扬自己;杜甫的先祖从杜恕、杜预以来,继承儒学保有官位已十一世。

C.杜甫生活困窘,衣不蔽体,常常靠人接济生活,私下担心漂泊而死于路途沟壑,进言希望皇上同情、怜爱他。

D.杜甫和房琯是平民之交,房琯因为犯罪牵累了董廷兰,董廷兰被罢黜宰相职务。杜甫为此上疏触怒了唐肃宗。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甫,字子美,少贫不自振,客吴越、齐赵间。(4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时所在寇夺,甫家寓鄜,弥年艰窭,孺弱至饿死,因许甫自往省视。(4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严武原本是杜甫的世交,后严武为什么想要杀了杜甫?杜甫又是如何解脱的?(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五代诗,完成15~16题。

秋宿湘江遇雨

谭用之①

江上阴云锁梦魂,江边深夜舞刘琨②。

秋风万里芙蓉国③,暮雨千家薜荔④村。

乡思不堪悲橘柚⑤,旅游谁肯重王孙⑥。

渔人相见不相问,长笛一声归岛门。

【注】①谭用之,唐末五代诗人,善为诗,而官不达。②刘琨:晋朝人,少怀壮志,与祖逖相互激励,常闻鸡鸣而起来舞剑,准备为国家作一番事业。③芙蓉国:湖南省内因广种木芙蓉,故有芙蓉国之称。④薜荔:又名木莲,一种常绿蔓生植物,多生于田野间。古人把它看作是香草。⑤橘柚:这两种水果都盛产于南方,在秋冬成熟。⑥王孙:本意是贵族子弟,有时也指隐士,这里是作者自指。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首句不但形象地描绘出暴雨将至之时的那种阴云密布的景色,而且照应标题中的“遇雨”。

B.颔联转入描写湘江的秋雨景色,此联既对仗工整,又运用比喻,将美丽的湖南比作是芙蓉。

C.颈联由写景转入抒情,诗人见湖南盛产橘柚的情景,不禁触景生情;再用“王孙”自比,耐人寻味。

D.最后两句写打渔人与诗人相见,打渔人却不与诗人说一句话,自顾自地吹着长笛回岛去了。

16.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诗人的思想感情。(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曹操《短歌行》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借用《管子·形势解》的话,表明贤才多多益善。

(2)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描写天姥山上的天气和环境,渲染了紧张凝重的气氛,为下文仙人出场做了铺垫。

(3)杜甫《登高》中用落叶和江水抒发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伤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3小题,1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

方言既是来自故乡的慰藉,也是地域文化的底色。于个体而言,让人们产生强烈的亲切感和归属感并代表着一种轻松惬意、充满烟火气的市井生活氛围具寄托着当代挺进城市阔别故土的年轻人共同的乡愁的方言是镌刻在我们身上独有的印记。

除了“为家乡上分”短视频,近年来,方言说唱、方言短剧、方言电视刷、方言电影等艺术形式也 ① ,受到人们的欢迎。比如,时下正在热映的电影《人生大事》,男主角说着一口武汉方言,加上寸头、花衬衫、夹脚拖鞋的装扮,生动诠释出小人物的市井感,也为影片注入了浓浓的烟火气,让这部冷门题材影片成为热门作品。

每种方言都有自己的特点,每种方言的背后都有独特的地域文化。互联网时代是一个个性化的时代, ② 、千人一面的内容是缺乏传播力的,而千姿百态、 ③ 的内容往往更受青睐。从这个意义上讲,互联网为方言的传承和保护提供了新的契机。

18.请在文中横线处填人恰当的成语。(3分)

答:①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

19.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比拟和比喻的修辞手法,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

(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请将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改成几个较短的语句。可以改变语序、少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1~22题。

为了不让劳动教育停留在课本上,广西各校积极改进劳动教育方法和组织形式,注重激发学生内在需要和动力,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体会劳动创造美好生活。南宁市桂雅路小学带领孩子走出校园,从秧苗的播种到稻谷的脱粒,每一个主要劳动护理阶段学生都参与其中;百色田东县中学全校22个班级1100名学生下田插秧,完成水稻插秧32亩……

① 。广西要求各地各校见缝插针、就地取材。农村学校组织学生走进田间地头,城区学校也想出各种妙招,充分利用学校楼顶、楼道、杂物间为劳动教育腾出宝贵的场地空间。 ② ,怎么办?广西一些学校采取“走出去”策略,通过借场地、租场地、共建场地,积极发展自己的劳动教育“根据地”

为解决 ③ ,广西各地学校除了设立劳动课专任教师,聘请能工巧匠、劳动能手、家长志愿者担任兼职教师外,还通过场馆改造引进一批手艺人、传承人、老匠人,把设计室、创作室、工作室建在学校、设在教室。

21.下列选项中引号的用法,与文中画波浪线句子中引号用法一致的一项是(3分)( )

A.海伦·凯勒学会了用手指“说话”。

B.我记住了“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C.美丽富饶的四川有“天府之国”的美誉。

D.你这个把白说成黑的人可真“了不起”!

22.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6分)

答: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1937年,毛泽东同志为陕北公学成立题词时说:“要造就一大批人,这些人是革命的先锋队。这些人充满着斗争精神和牺牲精神。这些人不怕困难,在困难面前总是坚定的,勇敢向前的^中国要有一大群这样的先锋分子,中国革命的任务就能够顺利的解决。”时值共青团成立100周年,党和人民同样需要一大批这样的先锋分子,当下社会殷切希望共青团能够培养出一大批这样的先锋分子。

复兴中学将举办“庆祝共青团成立100周年”的纪念活动,请你作为共青团员代表,结合材料写一篇发言稿,上台发言。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建平县实高2023-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

语文

参考答案、提示及评分细则

1.A(“李杜二人不同的思想和性格决定了……”表述不准确,原文是“取决于李杜两人思想、性格的不同,以及创作态度和题材的差异”。)

2.A(张冠李戴,“李诗万景皆虚,杜诗万景皆实”是前人的观点,不是严羽的观点。“说法准确恰当”错,原文是

“固然未必十分确切”。)

3.C(A、B、D三项都证明了材料二中,“诗人写诗,常运用意象性语言,构建某种意境,表达作者的某种思想感情”的观点。材料二未提及到直抒胸臆的内容,故选C项。)

4.①李诗的意象常常是超越现实的,而杜诗的意象常取自现实生活。②李诗从虚处入手,借助想象和夸张串联起表面看来没有逻辑联系的意象,虚中有实。杜诗从实处着笔,借助细致的描写把生活琐事和国计民生的大问题有机结合,实中有虚。(每点2分,酌情给分)

5.①论证结构上:材料一采用总分总的论证结构。第一段:引用严羽的话引出文章观点一从意象的虚实上可以看出李诗和杜诗风格的不同。第二至四段:具体分析李诗和杜诗在意象运用方面的不同点。第五段:总结全文,强化观点。②论证方法上:综合运用了引用论证、举例论证等论证方法,使论证更充分有力。如材料开头引用严羽的话引出观点,增强说服力。材料一主体部分将李诗和杜诗在意象运用方面进行具体的举例说明。(每点3分,酌情给分)

6.D(“这是林道静参加革命初期幼稚的表现”理解错误,依据原文当林道静听完徐辉的话之后,“孤独的感觉消失了。林道静被随处都能遇到的、人类最珍贵的同情与正义的支援鼓舞着。她想:生活的海洋,只要你浮动,你挣扎,你肯咬紧牙关,那么总不会把你沉没”可知,林道静对新生活充满幻想,这是林道静感受到同志关怀,坚定革命信念的表现。)

7.C(“运用了外貌描写”分析错误。“‘这屋里都是什么案?’林道静问”是语言描写,“暗自想道…”是心理描写,“道静的眼睛看着窗户和门外”是动作描写,文章在描写林道静时没有使用外貌描写。)

8.①敢于斗争:被捕后做好牺牲准备;在与敌人的抗争中不受蛊惑、意志坚定。②直爽可爱:在愤怒中承认自己参与散发传单,承认仇恨;在友人面前勇于承认自己的不足,信任同志。(每点2分,意对即可)

9.①内容上,展现了青年革命党人林道静从不成熟走向成熟的青春历程;②主题上,表达了作者对以林道静为代表的这一青年群体的讴歌、赞美;③表达效果上,生动形象,富有文学性,给人朝气蓬勃之感,使人感受到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每点2分,意对即可)

10.C(原文标点为:天宝十三载,玄宗朝献太清宫,飨庙及郊,甫奏赋三篇。帝奇之,使待制集贤院,命宰相试文章。)

11.A(“指科举考试中考取状元”错误,中第指中选,即科举考试及格。)

12.D(“房琯因为犯罪牵累了董廷兰,董廷兰被罢黜宰相职务”不符原文,原文“以客董廷兰,罢宰相”意思是说房琯因招董廷兰为门客,被罢黜宰相。)

13.(1)杜甫,字子美,年轻时贫困不能依靠己力而有作为,离家出游吴越、齐赵之间。(“少”“自振”“客”各1分,句意通顺1分)

(2)当时到处有寇贼掠夺,杜甫的家人寄住在鄜州,长年艰难贫困,幼弱的家人甚至饿死,因此朝廷允许杜甫自行前去探家。(“所在”“寓”“省视”各1分,句意通顺1分)

14.第一问:①杜甫见严武,有时杜甫不带头巾,而且性情狭隘急躁狂诞傲慢,曾经酒醉登上严武的坐床,辱骂严武:②严武也是暴躁勇猛的人,内心对杜甫非常怨恨。(2分,酌情给分)第二问:左右的人把这件事告诉了严武的母亲,严武的母亲跑去相救,严武才作罢。(1分,酌情给分)

文言文参考译文:

杜甫,字子美,年轻时贫困不能依靠己力而有作为,离家出游吴越、齐赵之间。李邕惊叹他的才器,主动前去看他。考科举没有考中,困居在长安。天宝十三年,唐玄宗到太清宫举行朝献典礼,到太庙举行朝享典礼并到南郊祭天,杜甫进奏赋文三篇。玄宗读了大为惊奇,让他待制集贤院,命令宰相考试他的文章,提升他为河西尉,他不接受任命,改任右卫率府胄曹参军。多次献上赋颂,自己夸耀称赞自己,还说:“自先祖杜恕、杜预以来,承继儒业历守官职已十一世,到杜审言,以文章出众而显贵在中宗时。臣有赖于先业,从七岁开始作文辞,将近四十年,然而却衣不蔽体,时常寄食于人,私下担心漂泊而死于路途沟壑,乞求天子哀怜。如能依照臣的先祖为国守职的往事来任用臣,使臣从久遭困辱的泥淖中挣出,则臣的述作虽不足以鼓吹《六经》,在文章的沉郁顿挫、逢时随机撰作上,还是可以企及扬雄、枚皋的。有这样的臣子,陛下怎能忍心弃置不用?”遭逢安禄山叛乱,天子入蜀,杜甫逃往三川。唐肃宗即位,他衣衫破烂从廊州想要奔赴皇帝外出停驻的地方,被贼兵抓住。至德二年,出逃来到凤翔谒见唐肃宗,拜任右拾遗。杜甫和房琯是贫贱之交,房琯因招董廷兰为门客,被罢黜宰相。杜甫上疏说:“所犯罪小,不宜罢免大臣。”唐肃宗发怒,下诏三司会审他。宰相张镐说:“杜甫如果被治罪,就断绝了进言者的通路。”唐肃宗这才消去怒意。当时到处有寇贼掠夺,杜甫的家人寄住在廊州,长年艰难贫困,幼弱的家人甚至饿死,因此朝廷允许杜甫自行前去探家。正逢严武任剑南东西川节度使,杜甫前去投靠。严武再次出任剑南节度使,上表朝廷任杜甫为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严武和杜甫是世交,对待杜甫很友好,亲自去他家里。杜甫见他,有时不带头巾,而且性情狭隘急躁狂诞傲慢,曾经喝醉了酒登上严武的坐床,瞪起眼睛说:“严挺之居然有这样的儿子!”严武的性格也暴躁刚烈,表面上若无其事,而内心却恨杜甫。有一天要杀杜甫和梓州刺史章彝,召集官吏在门前。严武将要出门,而冠三次钩在簾上,左右的人乘机报告给他的母亲,他母亲赶来救助才被制止,只杀掉了章彝。严武去世,崔旰等人作乱,杜甫往来于梓州、夔州之间。于是暂住在耒阳。县令曾送杜甫烤牛肉、白酒,杜甫喝得大醉,一个晚上去世,终年五十九岁。

15.B(“运用比喻,将美丽的湖南比作是芙蓉”错误,此处应是借代。)

16.①因雨受阻、被迫夜宿湘江的无奈和怅惘;②借刘琨闻鸡起舞的故事,表明诗人奋发振作、立志救时的抱负和决心;③对广阔无边的花海和绿色原野的壮丽景色的赞美;④颈联直接抒发诗人的思乡之情和生不逢时、不受重用之悲;⑤尾联借打渔人与诗人相遇却不与诗人说一句话,抒发诗人无人理解、世无知音的孤独寂寞之情。(每点2分,答满三点即可,意对即可)

17.(1)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2)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

(3)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每空1分,错字、漏字、添字均不得分)

18.示例:①层出不穷②千篇一律③别出心裁(每空1分,意对即可)

19.①将故乡拟作人来写,体现方言中洋溢着的乡情,这种乡情能给人们带来安慰,情感真挚;②将方言比作是画作的底色,生动形象地体现出方言之于地域文化的重要性。(每点2分,意对即可)

20.方言是携刻在我们身上独有的印记,它不仅让人们产生强烈的亲切感和归属感,也代表着一种轻松惬意、充满烟火气的市井生活氛围,寄托着当代挺进城市、阔别故土的年轻人共同的乡愁。(4分,酌情给分)

21.A(A项和文中画波浪线句子中的引号都表示特殊含义;B项,表示直接引用;C项,表示特定称谓;D项,表示讽刺。)

22.①场地是劳动教育的重要依托②校内实在没有场地

③劳动教育师资不足的问题(每空2分,意对即可)

23.【写作指导】材料的关键在于“党和人民同样需要一大批这样的先锋分子,当下社会殷切希望共青团能够培养出一大批这样的先锋分子”,那么“这样的”到底是怎么样的呢?前面毛泽东同志的题词给了我们启发,我们需要的是“充满着斗争精神和牺牲精神”“不怕困难”“坚定的,勇敢向前的”先锋分子。考生可以围绕这几点精神去写,也可以拓展思维,展开立意。

【参考立意】①青春由磨砺而出彩,人生因奋斗而升华,做不怕困难、勇于奋斗的先锋分子;②做敢于有梦、勇于追梦、勤于圆梦的先锋分子;③做在奉献中成就人生价值的先锋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