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有很高史学价值。鲁迅称它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班固在《汉书》中说到:“然自刘向、杨雄博极群书,皆称迁有良史之材,服其善序事理,辨而不华,质而不俚,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故谓之实录”。(刘向、杨雄博览群书之辈,都称赞司马迁有记载史事的才华,佩服他擅长讲述事情的道理,不用华丽的词藻去说明,道理质朴却不粗俗,他的文章直白,所记载的事件经得起核实,不凭空加以赞赏,也不掩饰过错,因此叫做实录)。咱们今天就来说说项羽。

项羽,生于公元前 232 年,死于公元前 202 年。算下来项羽只活了 30岁。虽然项羽只有短短30 年的时间,却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最霸气的一笔。项羽的名字叫做项籍,字羽。

项羽是下相县人,今为江苏宿迁。年少时跟随他的叔父项梁。项羽年少时不爱学习。先学习读书,没有学成,又去学剑,又没学成。项梁对他很生气。项羽却说:&34;写字,能够用来记姓名就行了;剑术,也只能敌一个人,不值得学。我要学习能匹敌万人的本事。&34;于是项梁就教项籍兵法,项羽非常高兴,可是刚刚懂得了一点儿兵法的大意,又不肯学到底了。项羽能说出学万人敌,说明项羽有着满腔的报复,不安于平平。这在后面秦始皇帝巡游会稽,渡过浙江,项梁和项羽一同前去观看。项籍说:&34;我可以取代他。”也能看出项羽确实有鸿鹄之志。但是项羽学习并没有耐性,学习只了解皮毛就不在学了,这是项羽少年的不足之处。

起兵反秦是项羽辉煌的开始。公元前 209年七月的时候,陈涉等人在大泽乡起事。当年九月项羽跟随项梁起义,年龄 23岁(虚岁 24)。项羽作战勇猛,但是却也残暴。我们先来看看作战勇猛。破釜沉舟是项羽一次光辉时刻,项羽率领全军渡过漳河,而后凿沉船只,砸破全部锅碗,烧毁帐篷,每人只携带三天的口粮,以此表示要拼死决战。这次战争项羽以少胜多,楚军战士都以一敌十,楚兵的呐喊声震撼天际,听的周围联军人人胆战心惊。这次战役也让项羽成为了诸侯联军的领头羊,成为当时全国的第一人。此时秦朝咸阳已被刘备攻破破且没有和项羽一战之力,如果这时项羽能够改变杀伐,控制私欲,安抚诸侯,分封天下,或能成千古一帝。

项羽的残暴主要在杀伐上。第一次是在襄城,项羽攻下襄城,将城中军民全部坑杀。第二次是项梁派沛公和项羽率领军队攻打城阳,屠戮了城阳。第三次将秦军归降的二十多万人全部坑杀。第四次杀死已经投降的秦王子婴,烧毁秦朝的宫室,大火三个月都没有熄灭,并且收缴财宝、劫掠女人。前三次杀伐果断是在战争时期,或因粮草,或因担心不听号令生变。第四次在咸阳,天下初定,诸侯将领都在等待看项羽下一步的动作,是能成天子之才还是匹夫之勇。然而项羽用接下来行动向诸侯证明他勇气无敌,治国却是无才。第五次项羽大败田荣之后并没有放过齐国的无辜百姓,他下令烧平了齐国的城市房屋,全部活埋了田荣手下投降的士兵,掳掠了齐国的老弱妇女,随后项羽夺取齐地后又杀人烧城。他的这一做法导致齐国人聚集起来,团结起来反抗楚军,面对团结起来的齐国民众,项羽的武力镇压并不能让人民信服。

天下刚刚太平,项羽性格的缺陷也让他错失了良机。第一鸿门宴上走了刘邦。项羽以一时的妇人之仁,自己固封在刘邦谢罪而不忍杀害他的道义之中。第二占领咸阳却又放弃这里群山和黄河的险阻,肥沃富饶的土地离去,因为思念故乡而想要回到故乡去。项羽离开也是必然,因为他在咸阳杀了人,放了火,抢了钱和女人,已经让城内百姓生出厌恶。不走城内百姓也不会拥戴他。这也是项羽失去民心的开始。第三分封诸侯后,诸侯不服者叛乱又起。第四中反间计气死范增,众叛亲离。

项羽领兵征战基本都胜利,但是最后却失败了,不是他不够勇猛,是他太相信自己的武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