迟脉、缓脉、涩脉和结脉四种脉象,为您分析各代表了什么身体状况(迟脉的临床意义是A痰饮B虚热证C寒证D血瘀E气滞)

迟脉类包括迟脉、缓脉、涩脉和结脉四种脉象,他们的其共同特点是脉来迟缓。

迟脉

【脉象特点】

脉来迟慢(脉搏跳动慢),一息(呼吸一次)三至(脉搏跳三次),不足四至(四次)(每分钟脉搏搏动50~60次)。

【临床常见疾病】多见于寒证、实热证、湿热蕴结肝、胆证(急性黄疸性肝炎、梗阻性黄疸等)。亦可见于某些健康人。

【脉象特点分析】

阳气亏虚,阴寒内盛,无力鼓动血液运行,所以脉来迟慢(脉搏跳动慢);邪热结聚,壅滞气机,血行不畅,致脉迟而有力;湿热蕴结肝胆,因湿性黏腻,能黏滞气机,加之肝失疏泄,使血行不畅,而导致脉迟(慢)。某些健康人,因心搏有力,每次心搏射血量多,反射性地使心跳减慢而脉迟有力。

另外、脑瘤,脑外伤、脑出血等导致于颅内压增高,压迫心跳中枢,使心跳减慢而脉迟有力;萝芙木、β肾上腺能受体阻滞剂、洋地黄、奎尼丁等类药物亦可以引起心动过缓导致脉迟(脉率减慢)

慢性风湿性心脏病,因主动脉瓣狭窄,心血排出受阻用而迟缓,可以导致脉迟(脉率减慢)而细。

致脉迟而细。

【个人分析愚见】

历代脉学著作都说迟脉多见于寒证。然而根据工作中观察,实寒证脉象非迟脉。寒邪侵入人体,机体的正气随即作出反应,与之斗争,欲祛邪外出,此时脉率皆快而非迟,又由于寒性收引,使脉道拘急,从而使脉气紧张,致脉形有绷急之状,而形成脉率快而脉形绷急之脉象称为紧脉。

实寒证又有表寒证和里寒证之分。表寒证,其脉浮紧而非迟;这一脉象已得到中医界的共识。里实寒证是寒邪直犯脏腑,正邪交争所产生的证候,其脉亦非迟脉而是紧脉。

如寒邪客肺,正邪交争,肺宣降失常,肺气上逆,症见咳嗽气喘,寒痰壅盛,畏寒肢冷,苔白滑,脉数而绷急;

寒邪犯胃,胃络拘急,症见胃院冷痛剧烈,喜暖拒按,恶心呕吐,畏寒肢冷,脉也数而绷急。

寒邪侵入人体一旦出现迟脉,不管有力与否,疾病证候就不是一个单纯的实寒证了,我们不妨从冻僵病人脉象的变化来研究这个问题。

冻僵系机体在严寒条件下,长时间受寒邪侵袭所发生的疾病。其早期表现:面色苍白,四肢厥冷,畏寒寒战,呼吸加快,心跳加快而脉数。不久,因寒性收引,脉道拘急,致脉形绷急而数,则成为紧脉。

西医认为其脉数,是由于机体受到寒邪侵袭,其防御机制迅速作出保护性反应,全部生理功能代偿性加强,使心跳加快所致。中医则认为是寒邪内侵,机体正气迅速与之交争,欲祛寒外出引起。冻僵病人后期,脉动逐渐变迟、变弱、衰微。

当心脏停止跳动,也就脉绝身亡了,所以出现这样的脉象变化,西医学认为是由于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体的代偿功能逐渐衰竭,乃至丧失所致,中医学则认为是寒邪伤阳,在机体正气与寒邪长时间斗争的过程中,阳气被逐渐耗伤引起,故此时的证候已经不是实寒证,而是虚实夹杂证了。

缓脉

【脉象特点】

缓脉的脉率为一息(呼吸一次)四至(搏动四次)(每分钟脉搏搏动60~75次);生理性缓脉,脉来从容和缓,脉动应指冲和均匀;病理性缓脉,脉来怠缓,弛纵无力。

【临床常见疾患】

多见于伤风表证、湿病、脾胃虚弱。也可见于正常人。

【脉象特点分析】

风邪袭表,开泄肌腠,使肌腠疏松,脉道松弛,致脉动弛缓;湿性黏腻,困滞气机,致脉动怠缓;脾胃气虚,气血化生不足,脉道失充,鼓动乏力,故脉来怠缓。正常人胃气充实,气血调匀,故脉来从容和缓。

涩脉

【脉象特点】

脉往来艰涩不畅,形细行迟,时或一止,如轻刀刮竹。涩脉形细而行迟,涩滞不畅,脉率、脉力不匀,如轻刀刮竹。

【临床常见疾患】

多见于气滞、血瘀、痰湿和伤精(精血丢失过多)、血少(失血过多)。

【脉象特点分析】

气滞、血瘀、痰湿,邪阻脉道,致脉气往来涩滞不畅而有力。精亏血少,不荣于脉,脉道失于濡养而涩滞不畅,故脉涩而无力。

结脉

【脉象特点】

脉来迟缓,时有一止,止无定数。结脉的脉象特点是脉来一息三至或四至,在此基础上,出现无规律的停歇。

【临床常见疾患】

多见于阴盛,气结、寒痰、瘀血、食积,肾元衰惫,心气或心阳虚衰,洋地黄及奎尼丁等药物中毒等。

【脉象特点分析】

气结、寒痰、瘀血、食积等邪内盛,阻滞气机,或阴寒内盛,困遇气机,气机不畅,致脉气时有不续,故脉来迟缓而时有一止,止无定数。肾元衰惫,蒸动乏力,脉行迟缓,导致脉气时有不续而脉结。

心气、心阳虚衰,鼓动乏力,心搏时有歇止,致脉气不续而脉结。

洋地黄、奎尼丁等药物中毒,损伤心阳,使之鼓动时有歇止,脉气不续而致脉结。

另外,正常人因疲劳、紧张或情绪激动,喝浓茶、咖啡、烈酒,吸烟等亦可出现结脉,是经常遇到的。

欢迎评论留言,大家一起涨知识!

本文为徐启锋团队原创,侵权必究!

转载请注明出处:注明作者信息、网站信息,告知作者本人。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如有异议,我们会及时及时删除。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本人。

更多医学科普知识,每日持续更新中,喜欢记得关注@医然为您

本文参与#健康乐享官##健康科普排位赛##头条健康##健康瘦一夏#

(0)
上一篇 2023年05月16日
下一篇 2023年05月16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