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城》---另类解读(围城小说解读)

大家好,为大家带来不一样的解读,今天给大家解读的是钱钟书撰写的作品《围城》。

首先来介绍下本书的作者,钱钟书(1910-1998),原名钱季康,江苏无锡人,中国现代作家、文学翻译家、文学评论家、古典文献学家。 钱钟书曾留学英国牛津大学,精通英语、法语、德语等多种语言,翻译了《红楼梦》等中国古典名著。 钱钟书的代表作有《围城》《谈艺录》《管锥编》等。 钱钟书与夫人杨绛被誉为“钱杨夫妇”,是中国现代文化史上一对传奇人物。

《围城》是钱钟书在1946年出版的一部长篇讽刺小说,被誉为“新儒林外史”,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小说以主人公方鸿渐为中心,围绕他的两次婚姻和职业生涯,描绘了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知识分子在社会变革中的迷茫、矛盾和失败。小说不仅对个人命运进行了深刻的剖析,也对当时的社会风貌、文化思潮和政治局势进行了尖锐的批判和反思。小说的语言风格幽默、机智、精炼,运用了大量的比喻、讽喻、反语等修辞手法,使得小说充满了智慧和艺术魅力。接着说下这本书的主要内容故事概述:

- 方鸿渐是一个从南方乡绅家庭出来的青年,出国留学时买了一个假的博士学位证书,回国后在上海和家乡的生活中遇到了各种爱情和职业的困境。

- 方鸿渐先后与鲍小姐、苏文纨、唐晓芙等女性有过感情纠葛,但都没有结果。他也结识了赵辛楣、曹元朗、褚慎明等各色人物,见识了上海社会的虚伪和浮华。

- 抗战开始后,方鸿渐和赵辛楣一起到湖南的三闾大学任教,卷入了校园里的明争暗斗。他在那里与孙柔嘉订婚,并结识了李梅亭、顾尔谦、高松年等人物,体验了“新儒林”的风气。

- 方鸿渐和孙柔嘉回到上海结婚,但婚后生活并不幸福。他们与双方的家庭和亲友发生了很多矛盾和纠纷,方鸿渐也失去了工作。他们的婚姻像是一个“围城”,既想逃出去,又不知道外面的世界如何。

- 小说以方鸿渐在一次聚会上与赵辛楣的对话结束,他们对自己的人生和社会感到无奈和失望,但也没有放弃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以下是这本书的每个章节的详细内容概述:

- 章:印度洋至香港。方鸿渐在欧洲留学四年,买了一个假的博士学位证书,回国时遇到了苏文纨和鲍小姐,与鲍小姐有了一段短暂的恋情,却被苏文纨看中。

- 方鸿渐在欧洲留学四年,没有取得真正的博士学位,只是从一个爱尔兰骗子那里买了一张克莱登大学的假文凭。他对自己的学历感到羞愧和不安,也对自己的未来没有什么信心和期待。

- 方鸿渐在回国的船上,遇到了苏文纨和鲍小姐。苏文纨是他的同学,也是一个真正的女博士。她对方鸿渐有些好感,想要与他发展一段恋情。鲍小姐是一个放荡不羁的女人,已经有了未婚夫,却还想玩弄方鸿渐。

- 方鸿渐被鲍小姐的诱惑所吸引,与她有了一些亲密接触。苏文纨看到了这一幕,感到十分嫉妒和愤怒,对他们俩表示了强烈的不满。方鸿渐觉得自己做错了事,想要向苏文纨解释,但苏文纨不理他。

- 鲍小姐下船后,就把方鸿渐给甩了。方鸿渐觉得自己被玩弄了,很受伤。苏文纨却又来找他,想要重新开始。方鸿渐对她有些动摇,但又不敢相信她。两人之间的关系变得复杂和尴尬。

- 第二章:香港至上海。方鸿渐回到上海,住在未婚妻周淑英家,周家想让他娶周淑英的妹妹,方鸿渐不愿意。他回到家乡探望父母,给学生们做了一次荒唐的演讲。

- 方鸿渐在香港登上了回国的轮船,与同船的留学生鲍小姐发生了,却被她玩弄感情。他也遇见了旧同学苏文纨,对她有些好感。

- 方鸿渐到了上海,被周家安排住在他们的别墅里。周家希望他能娶周淑英的妹妹周小姐,但方鸿渐觉得她太丑陋,不愿意答应。他还遭到了周家的冷落和白眼。

- 方鸿渐回到了自己的家乡,发现父母已经老迈衰弱,家庭也陷入困境。他受邀在当地中学做演讲,本想借此提高自己的声望,却因为演讲内容太过荒谬而引起众人的嘲笑和反感。

- 第三章:上海。方鸿渐拜访苏文纨,认识了她的表妹唐晓芙和赵辛楣。他对唐晓芙一见钟情,与她暗中交往,却引起了苏文纨和赵辛楣的嫉妒。赵辛楣故意灌醉方鸿渐,让他出丑。

- 方鸿渐在周家住了一段时间后,决定搬出去住。他找到了苏文纨的地址,想和她续旧情。苏文纨邀请他参加她的生日宴会,介绍了她的表妹唐晓芙和追求者赵辛楣给他认识。

- 方鸿渐对唐晓芙一见倾心,觉得她是一个聪明活泼、自然本色的女孩。他开始频繁地去苏文纨家,借机和唐晓芙接近。他们在公园里相约,互诉衷肠,坠入爱河。

- 苏文纨对方鸿渐有些好感,但又不愿意放弃赵辛楣这个优秀的追求者。她发现方鸿渐和唐晓芙的暗中交往,心生嫉妒,开始挑拨离间。她故意在方鸿渐面前夸赞赵辛楣,暗示唐晓芙对赵辛楣有意思。

- 赵辛楣也注意到了方鸿渐和唐晓芙的关系,心中不快。他误以为方鸿渐是苏文纨的情人,想要打败他。他邀请方鸿渐去参加一个聚会,故意给他灌了很多酒,让他在众人面前出了很多丑。

- 第四章:上海。苏文纨向唐晓芙揭露了方鸿渐的种种丑事,唐晓芙与方鸿渐分手。方鸿渐心痛不已,却又无法挽回。赵辛楣意识到方鸿渐并不爱苏文纨,与他和好。

- 苏文纨趁着唐晓芙生病的机会,向她讲述了方鸿渐的许多不堪的事情,如他在船上与鲍小姐的、他买来的假博士文凭、他在聚会上喝醉后的丑态等。她还说方鸿渐只是利用唐晓芙来接近她,想要娶她。

- 唐晓芙听了苏文纨的话,感到十分震惊和伤心。她不相信方鸿渐会这样对她,但又无法否认苏文纨的证据。她决定与方鸿渐分手,写了一封信给他,把他送给她的礼物都退还了。

- 方鸿渐收到唐晓芙的信后,悲痛欲绝。他觉得自己失去了最爱的人,也失去了自己的尊严和信念。他想要找唐晓芙解释,但又不知道该怎么说。他只能在心里默默地祝福她。

- 赵辛楣见到方鸿渐时,发现他神情落寞,面色憔悴。他问了苏文纨一些情况后,明白了方鸿渐和唐晓芙的分手原因。他觉得自己误会了方鸿渐,对他有所歉意。他主动向方鸿渐道歉,并表示愿意与他做朋友。

- 第五章:闽赣路入湘。抗战开始,方鸿渐失业。赵辛楣介绍他到三闾大学任教,并与他同行。他们在路上结识了孙柔嘉、李梅亭、顾尔谦等人,组成了一个临时的小社会。

- 方鸿渐在银行工作了一段时间后,因为抗战爆发,银行被迫关闭,他失去了工作。他想要找其他的职业,但又不知道该做什么。他觉得自己没有什么能力,也没有什么理想。

- 赵辛楣得知方鸿渐的困境后,主动提出帮助他。他说他有一个朋友在三闾大学任教,可以介绍方鸿渐去那里当外文系的教授。方鸿渐虽然对教书没有兴趣,但也没有别的选择,只好答应了。

- 方鸿渐和赵辛楣一起乘火车前往三闾大学所在地。在路上,他们遇到了一些同行的人,有三闾大学的教师和学生,也有其他的旅客。他们互相认识了一下,聊了一些话题,形成了一个临时的小社会。

- 在这个小社会里,方鸿渐结识了孙柔嘉、李梅亭、顾尔谦等人。孙柔嘉是三闾大学外文系的英语助教,长相清秀、性格温柔。李梅亭是三闾大学代理训导长,贪图名利、喜欢拍马屁。顾尔谦是三闾大学历史系的教授,博学多才、风度翩翩。

- 第六章:湘西背山小镇。方鸿渐到了三闾大学,被聘为中文系副教授。他在一次晚宴上听说陆子潇追求孙柔嘉,心生妒意。孙柔嘉向他请教如何应对陆子潇的情书,他建议她退回。

- 方鸿渐到达三闾大学后,发现这是一个偏僻落后的地方,学校的设施和环境都很差。他对自己的工作没有什么热情,只是为了混口饭吃。他在中文系教授《红楼梦》,但是学生们对他的课程不感兴趣,也不尊重他。

- 方鸿渐在三闾大学结识了一些教师和学生,他们各有各的特点和目的。有的是为了钱财和地位,有的是为了爱情和名声,有的是为了理想和信仰。方鸿渐对他们都不太感冒,只是礼貌应付。

- 方鸿渐唯一对孙柔嘉有些好感,因为她长得漂亮,又会说英语。他觉得她是一个纯洁善良的女孩,不像其他人那样虚伪和贪婪。他想要和她交朋友,但又不敢表露自己的心意。

- 方鸿渐在一次晚宴上听说陆子潇追求孙柔嘉,心里很不高兴。他觉得陆子潇是一个自负浅薄的人,不配得到孙柔嘉的爱情。他想要阻止他们在一起,但又不知道该怎么做。

- 孙柔嘉向方鸿渐请教如何应对陆子潇的情书,因为她不喜欢陆子潇,也不想伤害他。方鸿渐建议她退回情书,并说自己也收到过类似的信件。孙柔嘉听了方鸿渐的话,觉得他很聪明也很幽默,对他产生了好感。

第七章:湘西背山小镇。赵辛楣与汪处厚的太太有了私情,被高松年揭发,只得离开三闾大学。方鸿渐也不想再呆下去,准备退掉聘书,并批评校政一番。孙柔嘉退掉聘书与他同行。

- 赵辛楣和汪太太的私情是在一次聚会上被高松年撞见的,高松年本来也对汪太太有意思,但见她和赵辛楣勾搭,便心生嫉妒,决定揭穿他们。

- 高松年找到汪处厚,告诉他赵辛楣和汪太太的事情,并说自己是为了他好,让他早点离婚,免得受到更大的伤害。

- 汪处厚虽然很震惊,但也不想轻易放弃婚姻,他找到赵辛楣,质问他为什么要破坏他的家庭,赵辛楣则反驳说汪太太根本不爱他,只是因为他有钱才嫁给他。

- 两人争吵了一番,最后汪处厚说要让赵辛楣离开三闾大学,否则就要告诉全校师生他们的丑事。

- 赵辛楣无奈之下只好收拾行李,准备离开。在火车站上,他遇到了苏文纨和曹元朗。苏文纨是赵辛楣从小喜欢的女孩,但她却不爱赵辛楣,而是爱上了曹元朗,一个自称是新派诗人的花花公子。

- 赵辛楣见到苏文纨和曹元朗十分尴尬,他想向苏文纨解释自己和汪太太的事情,但苏文纨却不理会他,只是冷冷地说了一句“祝你一路平安”。

- 赵辛楣心中十分失落,他觉得自己一无所有,只能寄希望于重庆的工作。他到了重庆后进了国防委员会,颇为得意,比起出走时的狼狈,像换了一个人。

- 方鸿渐在三闾大学也不开心,他觉得学校的管理混乱无序,教学质量低下,学生们缺乏积极性和创造力。他决定退掉聘书,并在信中痛斥高松年的校政。

- 但他发现自己并没有收到聘书,而孙柔嘉却有聘约,并且薪水还升了一级。孙柔嘉是方鸿渐在三闾大学认识的女教授,她对方鸿渐有好感,并想和他一起离开这里。

- 孙柔嘉退掉聘书,并说服方鸿渐和她一起去桂林坐飞机到香港。方鸿渐同意了,并写信给赵辛楣让他帮忙弄飞机票。赵辛楣回信说他母亲也要从重庆到香港,并让方鸿渐在香港等着他。

- 第八章:经港返沪。方鸿渐和孙柔嘉在香港结婚,在那里遇到了赵辛楣和苏文纨。苏文纨已经嫁给了曹元朗,对方鸿渐冷淡无礼。孙柔嘉感到委屈,与方鸿渐吵架。

- 方鸿渐和孙柔嘉从三闾大学辞职后,决定从桂林坐飞机到香港,然后再回上海。他们在桂林遇到了李梅亭和顾尔谦,两人也打算去香港。

- 方鸿渐写信给赵辛楣,让他帮忙弄飞机票。赵辛楣回信说他母亲也要从重庆到香港,并让方鸿渐在香港等着他。

- 方鸿渐和孙柔嘉在香港举行了简单的婚礼,没有请任何亲友。他们住在一家旅馆里,打算过几天再回上海。

- 在香港,方鸿渐和孙柔嘉偶然遇到了赵辛楣和苏文纨。苏文纨已经嫁给了曹元朗,一个自称是新派诗人的花花公子。苏文纨对方鸿渐很冷淡,甚至不愿意跟他打招呼。

- 孙柔嘉感到受了冷落,觉得方鸿渐没有为她出头。她认为方鸿渐还对苏文纨有情意,而苏文纨却不把他放在眼里。

- 方鸿渐解释说他已经不爱苏文纨了,只是觉得她可怜,因为她嫁给了一个不靠谱的人。他说他只爱孙柔嘉一个人。

- 孙柔嘉半信半疑,但还是原谅了方鸿渐。她说她也只爱方鸿渐一个人,但她希望方鸿渐能够更关心她的感受,不要让她觉得自己是多余的。

- 第九章:上海。方鸿渐和孙柔嘉回到上海,与双方的家庭发生了很多矛盾和纠纷。他们也经常争吵不断,为了工作、亲戚、朋友等各种事情。最后方鸿渐离家出走,回来时发现孙柔嘉已经走了。

- 方鸿渐和孙柔嘉在香港结婚后,没有告诉双方的父母,只是写信报告了一声。他们的父母都很不满意,觉得他们太冒失,没有尊重长辈的意见。

- 方鸿渐的父亲方遯翁为了表示公平,给他们寄了一笔钱作为结婚礼物。他还想掩盖他们的草率之举,对其他儿子媳妇说他们是跟着朋友凑热闹结婚的。

- 方鸿渐和孙柔嘉回到上海后,住在方家的别墅里。他们两个人都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只能靠方遯翁的补贴过日子。

- 方鸿渐和孙柔嘉的性格不合,经常为了一些小事而争吵。方鸿渐觉得孙柔嘉太任性太自私,孙柔嘉觉得方鸿渐太懒惰太无能。

- 方鸿渐和孙柔嘉还要面对双方家庭的压力和干涉。方家对孙柔嘉不满意,觉得她没有教养没有本事。孙家对方鸿渐不满意,觉得他没有出息没有前途。

- 方鸿渐和孙柔嘉在上海也遇到了一些旧友和新知。他们分别是李梅亭、顾尔谦、赵辛楣、苏文纨、曹元朗、王佩兰、张小凤等人。这些人对他们的婚姻有不同的看法和态度,有的祝福有的羡慕有的讽刺有的挑拨。

- 方鸿渐和孙柔嘉的感情越来越恶化,他们彼此都不快乐。方鸿渐开始怀念苏文纨,甚至想跟她复合。孙柔嘉开始怀疑方鸿渐是否真心爱她,甚至想跟他离婚。

- 方鸿渐和孙柔嘉在一次大吵后,决定分居一段时间。方鸿渐搬到了李梅亭家里住,孙柔嘉留在了别墅里。

- 方鸿渐在李梅亭家里过了几天平静的日子,但是没有找到工作也没有解决问题。他想回去跟孙柔嘉讲和,但是又觉得没面子。

- 孙柔嘉在别墅里过了几天寂寞的日子,但是没有改变心意也没有主动联系。她想离开这个围城,但是又不知道去哪里。

- 方鸿渐终于下定决心回到别墅里找孙柔嘉,但是发现她已经走了。她只留下了一封信,说她要去重庆找她父亲,并且要跟他离婚。

接下来我们来解读下这本小说

钱钟书先生写这本书时的历史背景。《围城》是在抗日战争期间创作的,反映了当时中国社会的动荡和变革,以及知识分子的困惑和迷茫。小说中的三闾大学是一个虚构的地方,但是它也象征了当时内地的教育现状,即受到战争的威胁和干扰,缺乏资源和质量,成为知识分子的避难所和牢笼。小说中的上海则代表了当时的国际都市,既有西方文化的影响和吸引,又有中国传统的束缚和冲突,成为知识分子的梦想和困境。

再说说《围城》的主题,它可以概括为“人生如围城”,即人们在追求自由和幸福时,往往陷入了自己所制造或所选择的困境中,无法摆脱。这种困境既有外在的社会环境和历史条件所造成的,也有内在的个性缺陷和心理扭曲所导致的。小说中最明显的围城就是婚姻,方鸿渐在两次婚姻中都没有找到真正的爱情和幸福,而是遭遇了痛苦和失望。他先是为了逃避唐晓芙对他的纠缠而匆忙与苏文纨结婚,结果发现苏文纨是一个虚伪、自私、无趣的女人,他们之间没有共同语言和感情,只有冷漠和争吵。他后来又为了摆脱苏文纨对他的束缚而与孙柔嘉结婚,结果发现孙柔嘉是一个软弱、顺从、心机的女人,她虽然表面上对他温柔体贴,实际上却有着深藏不露的野心和算计。他们之间也没有真正的理解和信任,只有误会和隔阂。方鸿渐在两次婚姻中都没有得到自由和幸福,反而更加感到压抑和痛苦。他想要逃出婚姻这座围城,却发现自己又进入了另一座围城。

除了婚姻之外,《围城》中还有其他形式的围城,如教育界、知识界、政治界等。方鸿渐作为一个归国留学生,在教育界没有得到应有的尊重和地位,反而被同行排挤和打压。他在知识界也没有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和同道,反而被一些庸俗、卑鄙、无聊的人物所包围。他在政治界也没有看到前途和民族命运的希望,反而看到了腐败、黑暗、混乱的现实。方鸿渐在这些领域中都没有实现自己的理想和抱负,反而更加感到失落和绝望。他想要改变这些领域中存在的弊端和问题,却发现自己无能为力。

《围城》中所描绘的各种围城,并不是单纯由客观环境所决定的,而是与主观因素密切相关的。方鸿渐之所以陷入各种困境,并不能完全归咎于社会或历史,而是与他自身性格中存在着许多缺点有关。方鸿渐是一个优柔寡断、懦弱退缩、消极逃避、自我放弃的人物。他没有坚定不移地追求自己真正爱慕或欣赏的女性(如唐晓芙或赵辛楣),而是随波逐流地接受别人安排或选择给他的女性(如苏文纨或孙柔嘉)。他没有勇敢地面对自己婚姻中存在着的问题和矛盾,而是选择了逃避或妥协。他没有积极地寻找自己的事业和理想,而是沉溺于自己的学识和才华。他没有主动地改变自己的命运和环境,而是任由自己被命运和环境所摆布。方鸿渐的这些性格缺点,使得他在人生的围城中越陷越深,无法自拔。《围城》通过方鸿渐的形象,揭示了人生的悲剧往往源于人性的弱点和缺陷,以及人们对自己的无知和误解。

我们来讲讲这本书的语言风格。《围城》是一部语言艺术的杰作,它运用了大量的比喻、拟人、夸张、反讽等修辞手法,使语言富有形象性、趣味性和讽刺性。小说中充满了精辟的名言警句,如“婚姻是爱情的坟墓”、“人生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不是我不明白,这世界变化快”等,这些语言既反映了作者对社会和人生的观察和感悟,又引发了读者对现实和自身的思考和共鸣。

关于这本书的人物塑造。《围城》塑造了一批具有鲜明个性和代表性的人物形象,他们都是知识分子或与知识分子有关的人物,他们都有着各自的理想和追求,但也都有着各自的缺点和弱点。小说通过对他们在婚姻、职业、社会等方面的遭遇和选择,展现了他们在现实面前的无奈和无力感,以及他们在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之间的矛盾和冲突。小说中最主要的人物是方鸿渐,他是一个留洋归来的知识分子,他希望做一个大人物,但却因为买了一个假博士学位而陷入尴尬和困境。他在婚姻上经历了三次失败,先是与唐晓芙订婚后分手,后是与苏文纨相恋后分离,最后是与孙柔嘉结婚后离异。他在职业上也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和发展空间,只能在各种教育机构里做一些无聊和无用的工作。他在社会上也没有找到自己的归属和价值,只能在各种圈子里游走和应付。他是一个既有理想又有缺陷的知识分子形象,他既有自己的见识和判断力,又有自己的软弱和懦弱。他既有自己的幽默和机智,又有自己的犹豫和矛盾。他既有自己的正义感和良心,又有自己的虚荣心和利欲。他是一个典型的“新儒林”,也是一个典型的“围城”中人。

还有文化冲突。《围城》展现了知识分子在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之间的矛盾和冲突。方鸿渐等人都是留学归来的知识分子,他们受到西方文化的熏陶,但是他们也不能完全摆脱传统文化的影响。他们在婚姻、职业、社会等方面都面临着选择和折衷,但是他们也没有找到一个合适的平衡点。他们既想要自由和个性,又想要安定和尊重。他们既想要创新和进步,又想要保守和稳定。他们既想要理想和价值,又想要利益和地位。他们在两种文化之间摇摆不定,失去了自我和方向。

以及人生哲理方面。《围城》包含了深刻的人生哲理,它从多个角度对人生进行了探索和反思。小说中的“围城”心态是一种普遍的人生现象,即人们总是对自己所没有的东西感到向往,而对自己所拥有的东西感到厌倦。小说中的人物都有着这种心态,他们在婚姻、职业、社会等方面都不断地追求或逃避,但是却没有找到真正的幸福和满足。小说通过对他们的讽刺和揭露,告诫读者要正视自己的内心和现实,不要被虚幻和表象所迷惑,不要被欲望和利益所驱使,不要被偏见和误解所左右,而要有自己的判断力和选择力,有自己的理想和信念,有自己的责任和担当。

最后我们做一个总结

《围城》是一部优秀的讽刺小说,它以婚姻为线索,展现了中国知识分子在社会变革中的困惑、挣扎和失败。它不仅对个人命运进行了深刻的剖析,也对当时的社会、文化和政治进行了尖锐的批判和反思。它以幽默、机智、精炼的语言风格,运用了大量的比喻、讽喻、反语等修辞手法,使得小说充满了智慧和艺术魅力。《围城》是一部具有永恒价值和意义的小说,它对现代社会和人生有着深刻的启示和警示。

(0)
上一篇 2023年06月10日
下一篇 2023年06月10日

相关推荐